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言情>福运八零:学霸娇妻日进斗金> 第一百零三章 这事儿兴许能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三章 这事儿兴许能成(1 / 1)

抱着干妈的手放开,夏小美坐到了干妈对面儿? “干妈,都不用您自己干活儿,咱家包工包料,雇三、五个会做活儿的就行。” “就找跟您这样会绣花的老太太,工钱可以给的稍高点儿,不亏她们。” “您每天在家看孩子也辛苦,守在家里连门儿都出不去,多无聊。” “要是有个小作坊,不但能赚些钱,还能有人陪您唠唠嗑,多好。” 听夏小美说了开头,李老太太就想要张嘴拒绝,没捞着机会。 这丫头是故意的,说话贼快,别人根本插不上话。 可是听到了结尾,李老太太就有点儿动心了。 三个孩子虽然都挺好哄,两个小的喂奶换尿布就成。 大点儿的这个也听话懂事,能自己看画本自己玩儿。 虽然一直会黏在自己身边,却是半点儿也不闹人。 可再省事儿也是小孩子呀,离不了人的,眼睛都不敢离开超过五分钟。 每天只能围着孩子打转,李老太太多多少少也是有些寂寞无聊的。 如果家里多出几个人来,说不得还真能缓解缓解心情。 更何况还能兼顾着给家里赚钱呢,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儿。 李老太太还在皱着眉琢磨,柳落雨就抢先表态了。 “我觉得这个主意行,咱家马上就要出摊儿了,起码销路是不用愁的。” “妈妈也不用辛苦地跟着干,不忙的时候瞄她们两眼就行。” 李志勇也觉得干妹妹的这个想法不错。 “我也觉得可以,家里多几个老太太,还能和咱妈做伴儿。” 李家爸爸倒是没什么所谓,买卖上的事情他也不太懂。 不过能有几个人陪媳妇儿说话,他还是挺乐意的。 李老太太可就想的多了,要是在家里开作坊,那可是要归她管的。 她首先得合计合计,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能赚钱? 夏小美就给她算了一笔账,从布料到手工,再到预计的价格。 “要卖这么贵的吗?能买好几个铅笔盒了,卖不掉的吧?” 听到夏小美给定了五块钱一个,把李老太太吓了一跳。 就是裁几块布缝在一起,再绣个花呀朵的,哪就那么贵了? 这时候大米才几毛钱一斤,猪肉一斤也才一块来钱。 买个五块钱的东西用来装铅笔格尺,那些家长是不是疯了? 夏小美却完全没觉得过分,她家卖的就是个稀罕呀。 所有的课桌上都是四四方方的铁文具盒,千篇一律的未免太普通了。 这时候谁要是拿出个绣工精致的笔袋来,多有气质,多与众不同。 只要家里心疼孩子的,条件也还不差,想来应该不愁卖。 最重要的是价钱低了不划算啊,这个东西比较好仿制。 只要家里有会做手工活儿的,多看上几眼就能做出来。 当然了,做的细不细致,好不好看,那就有差别了。 要是不趁着市场空白抢先赚一笔,那不是白张罗这一回了吗? “干妈,别害怕呀,卖东西首先得自己有底气。” “咱家这可是纯手工制作,价钱若是定低了,可就显不出东西的好来了。” “再说了,我跟同学们说了是打南边儿过来的,这运费也是要的吧。” “您要是还觉得贵,咱就再绣个牌子上去,五块钱买个品牌货总不算贵了。” “品牌?啥品牌?”李老太太听得有些怔愣。 八零年代的普通大众,还没有什么品牌观念呢。 倒不是没有品牌的东西,只是大家还没树立起品牌的意识。 “品牌就是产品商标,像是永久牌、凤凰牌的自行车呀,熊猫牌、北京牌的电视机呀……” 让夏小美这么一说,李老太太马上就懂了。 虽然家里没有自行车,也没有电视机,但这些牌子她是听过的。 “哦,这个就叫品牌呀,我懂!”也不知道老太太是真懂还是假懂了。 夏小美点头,“对呀,这些知名的商标就是品牌。” “而大家买东西时愿意认这些牌子,就叫品牌效应。” “希望咱们家的笔袋也能做大做强,有一天也能做出这种品牌效应来。” “到那个时候,咱家的笔袋可就有知名度了。” “别说是价钱卖的稍贵点儿,就算是有人跟风仿制,咱也不怕了。” 夏小美说的挺来劲儿,李老太太心里却直打鼓。 “人家那是大厂子,咱家就一个小作坊,能跟那些大厂子比吗?” 李志勇第一个听明白了品牌是个啥概念。 就比如自行车,有钱人就挑永久和凤凰的牌子买,没钱的人家就买杂牌子。 杂牌子的自行车不能骑吗?肯定能呀,最起码代步是可以的。 在价格上,也要比永久和凤凰便宜好多。 可为什么大家还是想要买永久牌和凤凰牌? 这不就是小美说的品牌效应嘛。 大家会认为众所周知的牌子质量一定好,买到手里有保障。 既然知道了这个道理,那别人的牌子能行,自家为什么不行? 这么一想,李智勇的心气儿一下子高起来。 “妈,小作坊咋了?那些大厂子不也是从小作坊干起来的吗?” “咱家要是一开始就给笔袋做个醒目的商标,并且保证质量,说不得也能从小做大呢。” 李老太太虽然还是不怎么太懂得品牌效应。 但儿子畅想的远景,倒是让她有那么点儿心驰神往了。 这老了老了,以为无所事事,只能给儿女们看看孩子了。 要是还能趁着余温干点儿大事儿出来,她这辈子可就真值了。 若是还能给儿女们留下点儿啥,让她头拱地她都愿意。 可李老太太到底是谨慎的人,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告诉她,事情不可能一想就成。 一时的头脑发热办不成大事,所以还得细细琢磨,好好商量。 “小美,让你和你哥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这事儿兴许能成。” “但是也得想想其中的难处,比如说确定要纯手工吗?” “就算是手工活儿再好的人,一天也缝制不了几个。” “何况咱们还要绣花呢,那速度上就更慢了,供不上货还卖个啥?”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