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太到底还是放弃了自己的语言攻势,去盛饭摆菜了。 “好了,好了,赶紧吃饭吧,吃完了你早点儿休息。” “反正我说啥你也不爱听,左耳朵听右耳朵冒的。” 夏小美赶紧朝老太太露出个谄媚的笑容来。 “谁说我不爱听,我可爱听呢,赶紧再磨叨几句,多亲切。” 李老太太都被她气笑了,伸手要去拧她的耳朵,“你个调皮的。” 夏小美也不躲,还把耳朵往老太太手边儿凑了凑。 李老太太哪舍得真拧她,最后只拿手指尖儿点了下她的脑瓜门儿。 饭菜摆好,老太太直接给干闺女夹了一筷子她最爱吃的豆干。 “这一天可是没少受苦受累,东跑西颠儿的。” “赶紧填饱肚子,晚上好好缓一缓精神。” 知道干闺女要强,身上这点儿伤势完全不在乎。 可李老太太心疼呀,到底是女孩儿,咋能遭这个罪呢? 那个持刀行凶的嫌犯,简直就是罪该万死,罪无可恕。 明明是他先偷了咱们的东西,竟然反过来伤人,简直没天理了。 要不是姑爷也在,小美这丫头还不知道能不能救得回呢? 听说是个老长的匕首了,那要是捅进眼睛里还能有好呀? 想想都让人揪心害怕,李老太太止不住的全身冒冷汗。 “妈一会儿去给你打一盆热水,你泡泡脚,好歹舒服舒服。” 李老太太简直都不知道要怎么心疼闺女了。 夏小美赶紧拒绝,“干妈,不用你跟着忙活,我自己来就行?” “他们俩晚上要洗澡呢,我就着热水正好泡脚了。” 李老太太一看闺女这么说,倒是也行,就没再坚持。 晚饭很丰盛,李老太太做了四菜一汤,有荤有素。 一是想着做点儿好的,庆祝干闺女新店开业。 二是想着有点儿仪式感,给干闺女去去晦气。 连着两天都遇上事儿,李老太太觉得干闺女是不是有点儿走霉运啊? 夏小美听明白了干妈的意思,不由得哭笑不得。 哪儿来的那么些怪力乱神,不过都是赶巧罢了。 就算真有鬼神、运气之说,她也是不害怕的。 因为夏小美觉得自己就是个有大气运之人! 不然上天怎么会那么巧的选中她,让她有了重活一次的机会呢? 把老头、老太太哄得乐呵呵,相当愉快地结束了晚饭。 夏小美和干妈一起收拾了桌子,就抱着两个孩子回房了。 因为她要给孩子们洗澡、喂奶,不方便帮忙,老两口也就没打扰她。 不过夫妻俩也早早地领着大孙女回屋歇下了。 虽然他们老两口没有经历现场,这一天也折腾得够呛。 劫持案传得满天飞,偏偏又各说各话,消息不一而同。 两人只能靠想象填充画面,只有更担心的。 担心小美是否受伤,又伤得严不严重? 担心秦孟良能不能完好无损的救下小美,他自己的伤势又会不会加重? 最主要夫妻俩还没有在一起,一个在家里,一个在工厂。 连个互相商量,彼此安慰的人都没有,真是身心疲惫,太折磨人了。 此时总算看到活蹦乱跳的夏小美,绷紧的那根弦一松,人就乏得不行。 至于夏小美,倒是勤快的帮干妈、干爸兑了温热的洗脚水。 老两口不让,怕她抻着伤口,结果没拦住。 她自己则端了半盆水做做样子,用来掩人耳目。 回身就插好门,一家三口直接进了空间。 两个孩子玩儿得撒欢儿,夏小美自己也泡了个舒服的澡。 顺便用空间水给自己调了个果茶,边泡澡边喝,很是惬意。 一大杯空间水进肚,再用空间水泡了小半个时辰,舒服的哟。 都不用再去医院做检查,夏小美自己就能感觉到治疗效果的明显。 照这样的速度,顶多用个三、四天,她就能完全恢复了。 一夜好眠,接下来的日子,生活又回到了正轨,变得平凡而日常。 夏小美每天白天领着两个熊孩子复习。 不断重复的做题、改题、背公式、背课文、写答案。 在不知不觉中,把复习重点逐渐向八零年的高考题型靠拢。 她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两个人考上京大,同时帮助三中实现突破。 适当用一用自身的隐藏资源,动动金手指,也无可厚非。 晚上么,她就忙着对账,先是跟汪大柱对,再跟李志勇对。 夏小美打算连续对上一个月,让自己对市场有一个足够清晰的了解。 等到她离开汊河县,即便不再看账本,每天有多少收益进账,也大概齐能心里有数了。 而她由此表现出来的认真态度,让其他人也不敢马虎。 全体员工都是全情投入,营业额呈稳定增长趋势。 李志勇也已经正式辞去了工厂的工作,开始了他的摆摊生涯。 柳落雨留在家里安胎,却是个闲不住的,非要帮婆婆照看作坊。 有媳妇儿帮忙分担,李老太太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守在几个孩子身边的。 不过她的绣活儿可没落下,每天能绣上好几个呢。 夏小美雇人的本意是让干妈有时间歇着,不用太辛苦。 奈何干妈绣花的手艺好呀,在几位老姐妹里都是数一数二的。 这样的手艺不展示出来,简直是有点儿浪费资源了。 何况李老太太自己喜欢,每绣出一个笔袋儿,都会增加一份成就感。 夏小美也就不好再拦着了,只能叮嘱她不要太累,以防伤了眼睛。 时间仿佛像是一只大手,拨得指针飞转,日升日落恍如幻灯片。 感觉只是一个眨眼的工夫,十几天已经过去,高考来到了面前。 夏小美依旧拎着自己的绣花笔袋,一身轻松的迈进了考场。 跟她当初进入三中校园参加考试时,最不同的体验就是—— 不少考生的手上,也拎着跟她同样的绣花笔袋。 还有一部分同学,背着造型新颖独特,颜色搭配巧妙的挎包。 这些挎包和笔袋,当然全部出自李老太太的工坊。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家庭作坊从无到有,再到打出名气,受顾客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