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江筝筝听舅舅说了他刚出村子发生的事情。 他想着去大一点的城池发展,可一个外乡人,连房钱都付不起。 他无处可去,最后沦落到与乞丐一起睡破巷子里。 后来在破巷子里出了命案,一个貌美的姑娘被残忍对待后,又被残忍杀死。 凶手是官老爷的儿子,官官相护,当地的知县将事情推到了乞丐和他的头上。 那些乞丐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其中看上去长得凶,人高马大的就只有他。 他就成了替罪羔羊。 不管他如何哭喊冤枉,最后还是被定了罪,押入大牢秋后问斩。 同牢之人告诉他,别想着洗冤了,想着逃命吧。 原来那人也是被冤枉的,是给一个皇商儿子替罪。 他们联手逃了出去,可没有杀人的他,还是杀了人,他杀了一个牢头。 身上背着杀人罪名,又杀了牢头,他根本洗不干净了。最后两人逃到了山里,被当时的大当家收留。 “大当家看中了我,觉得我身体好,是个适合继承他家祖传拳法的,于是收我为义子,教我拳法。义父过世后,我就成了大当家。” 江筝筝疑惑问道:“你被判了罪,又从牢里逃了出来,现在没事了吗,他们不会再抓你吗?” 苏轶讽刺道:“他们不敢大动干戈的抓我。我打听到,逃走后,他们把消息瞒住了。他们假装觉得事情蹊跷,假装重新查案,最后发现我不是凶手,凶手是另外一名乞丐。那名乞丐秋后被问斩了,而那名被我杀的牢头也只是对外宣称因病过世。” 闻言,江筝筝叹气:“好在没有留下案底。” 说他运气不好吧,他后来遇到了贵人,说他运气好吧,这种被抓去顶包的事情又落在了他的头上。 苏轶也跟着叹气:“造化弄人,我一直以为自己被通缉,所以十多年没敢回家,还是后来有心想要家才去调查那些事情。” “你现在下了山,那山上的山贼岂不是群龙无首?” “我只是回来探亲,过个十天半个月就回去了。” “恐怕你这次走不掉。” 江筝筝知道她娘已经开始张罗给这位小舅舅找媳妇了,如今她娘和她外祖母在房里谈的也应该有这件事情。 正如江筝筝猜测,屋内,苏老太太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皱起了眉头:“你现在分家出来了,以后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 “既然大夫说了江大川的腿能好,配合治疗,别断了药一定会好的。我心里也算是放下一块大石头了。如今,倒是你小哥,让我担心。” 苏氏疑惑:“哥现在出息了,衣锦还乡,你还担心什么?” “他说他就只是回来探亲,过些日子就走,待不了太久,最多一个月。” “那怎么行!一走十几年的人,好不容易回来了,哪能让他再走了!谁知道他下次回来是什么时候!”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我和你爹年纪都不小了,没有这么多个十年等他回来!” 苏老太太愁眉苦脸道:“盼儿归来,盼儿归来,谁知归来了,却又要走……” “这次可不能让他走了!” 苏氏想起牛大叔说的话,压低声音道:“娘,哥能走得这么潇洒,无非是没什么牵挂,你们有大哥二哥照顾,而我当时也已经出嫁了,他才会大胆出去闯荡。” “要是当年你早早给他定个娃娃亲之类的,他肯定走不掉!其实现在也不晚,在这一个月里,你给他找个媳妇,他想走也走不掉了!” 闻言,苏老太太眼陡然一亮,“你说得对!给他找个媳妇!可不能找你二嫂这样的,要找你大嫂那样的!” 苏氏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 当时大哥去镇上工作,没想着带着媳妇孩子的,大嫂却是一个粘人的,不管如何都要跟着。 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二哥身上,二嫂却是一点不粘人,自愿留在村里,常时间分开导致膝下多年无子。 要是给小哥找个二嫂这样的,没准小哥哄两句好听的,就心甘情愿留在村子里照顾爹娘,等他回来了。 要是找大嫂那样的,牢牢粘着他,他去哪里,也跟着去哪里,小哥也就走不掉了。 族里有个长老的妻子就是当媒婆的,苏老太太忙去找人。 媒婆:“你要找什么样的姑娘?” 苏老太太思索道:“要求也不高,毕竟我儿子年纪不小了,只要那姑娘能留住男人。” “如今苏轶衣锦还乡,高大威猛又有钱,什么样的姑娘找不到,年纪不是问题!想要留住男人还不容易,长得漂亮的,准能将男人锁得牢牢的!” “那就拜托你了。”苏老太太塞过去一个钱袋子。 媒婆掂了掂重量,眉开眼笑:“看来苏轶赚了不少啊!” 苏老太太谦虚笑道:“出去十多年了,没点出息,他也不敢回来。” 苏轶觉得这几日太古怪了,出门总会遇到大姑娘小媳妇偷偷瞧他。 回到家里,见家里坐着一对母女。 那小姑娘瞧见他,立刻涨红小脸,低下头去。 苏轶挠了挠头,只觉得莫名其妙。 有女客在家,他一个大男人也不能多呆,转身又要出去,却被他娘给叫住了。 “三郎,快些过来认认人。” 认人?苏轶满脑海问号。 苏老太太拉住他的手,将他按到椅子上,对面就坐着那脸红的小姑娘。 看这小姑娘的年纪,估计和自己的大外甥女江画差不多。 苏轶看这个小姑娘的眼神,就像是看一个晚辈。 苏老太太:“这位是陈婶,这是她闺女。” “陈婶好,陈家……妹妹好。” 本想喊陈家侄女,但一想,叫人婶子,叫她女侄女,这辈分就搞错了,只能硬生生改成妹妹了。 “好好好!”陈婶眉开眼笑,仔仔细细打量苏轶。 这苏三郎真是不错,人高马大,力气肯定也大,嫁这样的汉子,别人也不敢欺负。 虽然年纪大了些,但年纪大会疼人。 听说他出去十几年,挣了不少家当,女儿跟着他也不用吃苦。 越看苏轶越是满意,陈婶笑呵呵道:“我去你屋里看看那些图样吧?” 闻言,苏老太太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