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很无奈,却是再看了看陶昕然,有些欲言又止。
陶昕然刚好看到电脑右下角弹出邮件提示,直接点开,才奇怪地看向小陈。
“嗯?还有什么事吗,小吴都发第一稿来了。”
小陈微微一愣,立马旋风般离开,二组和三组常常因为较劲交稿速度而拼得你死我活,大意之间被抢了先这还得了。
陶昕然看着重新合上的门,有些忍俊不禁。
但笑着笑着,她的笑容就凝固了。
“……看不见的英雄。”
她收回视线,落在小吴的稿子上,喃喃念出附件的备注。
这次的选题对社会新闻部来说,简直比入社考试还要简单,很快稿子就收得七七八八。
陶昕然每一份都看过去,先挑了几个有代表性地编辑到专栏。
首先是大城市每天通勤可能都会遇到的事情,就是地铁的安检。
为什么每次安检都会要求市民喝一口手上的液体,因为如果是助燃剂之类的,那么在封闭的车厢里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火灾。
不久前霓虹国就发生过一起地铁纵火案,情节十分恶劣。
从纵火案继续延伸,就是管制刀具的问题,比如有些人穿着有金属支架的靴子,就无法看穿里面是否有夹层,如果夹层里藏了危险的东西,同样很危险,雨伞的伞柄也是同样的道理。
排队过安检确实看起来有点费时繁琐,但早一分钟也不一定能收获什么,晚一分钟却有生命安全的保障。
都市的生活节奏是很快,可安全措施绝对不是可以因此而跳过的。
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路政隔一段时间会卡一次公路做路面检查,有些是对电缆的维护,有时是对道路承重系数做测试,不管哪一项都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往往司机们只会抱怨路堵了很不方便。
就像苦口婆心劝路人遵守交通规则的,往往不是身边人,而是看惯了惨烈事故现场的交警,当有人提醒你看似不起眼的规则,这个人也许某一天就有可能会是你的救命恩人。
陶昕然其实还有想列举的职业,但很多公众看不到,他们也不可以被看到,只能成为真正的无名英雄,默默守护他们的国家和人民,至死不渝。
她本来敲了一段深化主题的结尾,但犹豫了一下,还是全部删掉了。
这一期是有史以来最“公式化”的报道,说实话,她也不期待反响。
晚上下班,陶昕然坐上季寒川的车回家。
鉴于她还浑身酸痛,直接被季大佬摁在椅子上,不准她进厨房。
“我落个水,感觉像砸在了水泥地板上。”
陶昕然干坐着无聊,摸到厨房门口,聊天总可以吧?
季寒川轻笑一声,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
“前段时间太忙,你的身体机能可能退化了。”
“……我有跑步啊?”
陶昕然狐疑地看他一眼,她的忙又不是二十四小时坐在椅子上。
“想恢复得快,就多吃点。”
季寒川没有深入这个话题,他简单做了三道小菜,每一道都是强骨化淤的。
陶昕然还是很欣赏他的手艺的,多添了一点饭。
但吃着吃着,她忽然觉得胸口有点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