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玄幻魔法>红尘仙路> 第八十三章 大争之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三章 大争之世(2 / 2)

******

当然,除了打仗,秦楚两边也都发生了些别的事情。

楚地这边,值得一提的大概就是,困守兖州西南一隅的叛军出人意料地也熬到了现在。

倒不是说其守御如坚壁,大概只是楚国朝廷没心思搭理。

反正这伙叛军也没什么威胁,占着的几个城池皆是不痛不痒,干脆就先晾着好了,权当是不识好歹的匪徒聚众起事,什么时候想起了便派些人去镇压,平素的时候便围而不攻。

换句话说,江云玕、费长衣已经被当成了圈养的肥羊,需要割肉了就去宰一刀,不宰白不宰,毕竟军功可都是实实在在摆那儿的,砍下秦兵的首级和砍下叛军的首级并没有什么区别,正好让江晨瑜提拔一些军中心腹都轻松了许多。

其实江云玕和费长衣也不是傻子,他们肯定知道眼下的处境。而出路无非两条,要么抱着赴死之心,血战到底,要么卑躬屈膝,投降了事。但偏偏,他们既不想死,也不想丢了面子,便自然落得一个尴尬的境地,明知被当作了砧板上的鱼肉仍自得其适。他们倒也不是真的不曾尝试过觅机突围,然则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干脆熄了心思,能苟延残喘一天是一天。在他们眼中,什么王图霸业能有自己的性命重要?手下那些人死便死了,只要自己活着就已足够。真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他们几个地仙联手之下,要遁走还不是轻轻松松?既有了这样的侥幸,本就不可能再有更多作为了,也难怪楚国朝廷根本不将之放在心上。

说起楚国朝廷,这一年倒也是平静得很,江晨瑜安安分分地监国,没有再整什么幺蛾子,至于江玄胤,要么曳墨庭养伤,要么便干脆都不出现在金陵,也不知在做些什么。

至于秦地那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迁都的彻底落实了。各项事宜皆已完备,嬴归惘算是正式入主洛阳。而暮璎珞到这一刻算是将权力彻彻底底的交还给了嬴归惘,她甚至没有去洛阳,这实际上已经是明确地在表示要远离秦国庙堂。嬴归惘呢,倒也清醒得很,知道若非暮璎珞主动退让,否则单以他的手腕,是完全比不过的。是以他对暮璎珞给予了绝对的尊敬,将长安奉为西都,保留了一整套完全相同官员体系,俨如另一方庙堂。这方庙堂里的官员当然多是虚衔,没有太大的权力,然而这都不重要,秦国本也不需要两方庙堂,重要的是,嬴归惘的态度。设西都意味着嬴归惘向整个大秦宣告,其与暮璎珞同心戮力,并没有什么所谓后族窃国的龃龉,暮璎珞依然是他整个秦帝尊敬的对象。这样一种宣告,一方面是给暮璎珞看,一方面也是给各级官员、四方百姓看,为的是秦国更深切的凝聚以及民心之向。现实也确实达到了这一效果,民间称颂嬴归惘功德的不在少数。当然,这还是迁都造成的间接影响,迁都本身也展现出了好处。秦军士气自不必说,感受到了朝廷的东向之意,均是战意激昂。而军械粮草的调配,也随着秦国重心东移变得更加顺遂。甚至嬴归惘自己也熟悉御驾亲征,更是让秦军大受鼓舞。这些皆是眼前的好处,更深远的影响就要用时间去验证了。

不过,秦国也并非全然顺遂。在与楚交战中经受几次大败暂且不提,最大的挫折还是在肃雍战线上。真算起来,一切还是得追溯到陆念情在肃州时的元祷之战。自从那一战失利后,秦军像是撞了鬼,连运气都差了起来,东进的脚步处处受阻,生生在齐光元祷一线拖了足足六个月,殊无寸进。据牧天行所说,彼时在战场上看见明崇庭等人就会特别畅快,因为明崇庭等人的脸色总是很难看,十足的吃瘪样子。往后又陆陆续续纠缠了些时日,一直到顺命元年的末尾,秦军或许是认栽了,不再打算耗下去,直接选择了退兵,甚至连齐光城都不要了,奉还给嬴忘忧。按照肃州军方面得到的消息,秦军应该是觉得继续打下去也讨不到好处,不如先集中兵力击败楚军再行计较。毕竟,在秦军眼中,肃州军再强,也只不过占了一隅之地,守成有余,但想要进取却到底是难事,论威胁哪里比得上占据天下半壁的楚国。苦果既已咽下,便只好等来日再报了。

哪怕是在肃雍边界吃了苦头,可对于秦国来说也只是不痛不痒罢了。赢了自然更好,输了便等下一次讨回来。只是,同样一场战事,对于肃州方面来说,就事关生死存亡了。好在最好是赢了下来。哪怕像牧天行这样的角色,也是不自觉松了口气。至少,喘息之机是有了。奈何,秦军的运气固然是不太好,但肃州方面的运气好像也不怎么样。嬴忘忧的魂散身虚之症越发严重了,离真正的陨灭已经不远了。这意味着肃州势必迎来一场动乱,而陆念情必须去兑现他的承诺,悠游自在的日子恐怕就要到此终结了。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