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玉红家里出来,李凯旋将翡翠挂在脖子上,骑着摩托车去了工厂。
钱如松早就在门口等着了:“大哥,你今天要赶火车,这都几点了,你要是再不来,我都怀疑你提前走了。”
“火车票都在你手里,我往哪儿走?”
李凯旋把摩托车停在工厂门口,直接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这两天时间你也熟悉的差不多了,工厂的员工管理我都交给了你,剩下的任务也都已经分配好。”
“你也开着呼机,有什么事情我可以随时联系你。”钱如松还是有些不够自信。
不过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李凯旋相信他经过锻炼之后,很快就会成长起来。
“对了,如果贺海东找我,你千万不要说我去了什么地方,直接告诉他,我去其他的县城谈食品供应的事情,他供给的原材料必须要优质货品,敢以次充好,直接就把钱扣下。”
到了火车站,李凯旋直接坐上车离开了县城。
他这次去的是原市,号称是北方原材料生产基地,也确实占据着所有原材料生产的百分之七十市场。
上辈子他叔叔李国栋就是从原材料生产方面开始崛起,在原材料方面还给他增添了不少的麻烦。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对原材料市场了解的那么透彻。
尤其是李国栋做过的那些事,他调查了个清清楚楚,包括原材料发展的整个过程,做了一个详细的剖解。
上一辈子他可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就从他叔叔手中虎口夺食。
这辈子原材料市场还处于混乱的最原始的竞争阶段,加上他手中有着足够的资金,把水给搅浑了以后,拿下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
同时也可以破坏掉李国栋以后的计划,是一石二鸟之计。
按照时间的进程,现在的李国栋应该也是在食品行业当中,直到几年之后,因为原材料市场的重新洗牌,被他把控了百分之六十的原材料生产,转行成为了原材料供应商。
就是这次机遇,上辈子让李国栋有了和他竞争的机会。
现在他不会再给李国栋这个机会。
坐了七八个小时的火车,到站之后,李凯旋拎着一个包走出了站台。
现在他依旧记得非常清楚,当初原材料市场的重新洗牌,是因为有人牵头,那位也是第三次实施计划才成功,但最后却被李国栋渔翁得利。
“大爷你好,请问天荣公司怎么走?”李凯旋朝着火车站外面卖红薯的大爷问道。
“天荣公司可不好找。”老大爷拿起了一个红薯,脸上都是笑容。
李凯旋瞬间感觉现在的人不淳朴了,花了三毛买了一个红薯:“大爷,现在你能告诉我了吗?”
老大爷美滋滋的把钱收了起来:“你顺着这条路走五分钟左右,然后右拐就能看到,连车费都省了。”
“谢谢!”
李凯旋吃着红薯,顺着路走了过去,很快就看到了天荣公司。
现在的大城市繁华程度,还不如几十年后的一个县城,现在还没有到农民工潮,大城市的人比起几十年后,简直是天差地别。
“你好,请问您找谁?”前台的接待微笑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