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晋很能干,除了把豆腐厂里所有生意包了以外,外边有生意也去接活,有时候早上五六点就出去,晚上十一二点才回来,就拼命的在外面开车,仗着年轻,所以挣钱也多了一点。
这这些事后来南琳琳的才知道的,她去了以后听说这样劝他注意点身体,不能把身体搞垮了,还钱可以慢慢来,但是身体不能夸了。
方晋却说:“不,我现在要尽快把这两个车子钱还上,以后像你说的我要组建车队了,两个车还上以后,我以两个车再贷款再买两台车,就可以组织个小型车队,以后我们就能收入更多了,越来越大,最后能搞几十辆车的时候,我们就拉出去自己干了。”
南琳琳觉得方晋终于上道了。
很高兴,只是一再的嘱咐要注意身体。
她这边也就开始在寻思地方了,她本来想和方晋讨论一下,可是觉着还是不打扰了,第一方面他不太懂,这个第二跟他说了以后又增加了心事,最后还是自己做主,所以说她还是自己考察,是在镇里的,还是在县里,还是在市里办这个门诊?
她知道她这个门诊办起来挣钱肯定比方晋来的快多了。
方晋是辛苦钱,她不光是辛苦钱,她主要是技术钱,她知道自己这个技术在这里一套炮就能打响,现在很多绝技没露出来。
自己悄悄的去了镇里考察,首先把镇里这块放弃了。
她不想在这个地方,太小了,搞不起来。
县里呢,她本来想在县里来正好离的亲人都近,可是在县里附近转了转觉得县医院规模都小了,将来她在这儿也不是个长久的,肯定还要往大的发展,那么就去市里,去市里看看,又去省里看看。
想一想省城有点远,干脆就定在市里吧。
将来方晋的车队也建立在市里,地方大生意就多,而且她也想。嫂子的这个豆腐坊现在是一家人在这,她想如果自己到了市里了,也可以推荐嫂子她们在市里办个分厂,这样不就在一起了吗?
人要往高处走,越眼光大,步子大才能干起来。
在市里干下去也行,如果再好的话也可以发展省里,省里房子各方面都很贵,她决定先不在省里就在市里干,干好了可以开分店。
一切计划想得都很周到,她特地去了市里两趟。先是各个医院走访一下,看看医院的中医这个情况怎么样?
考察后觉得更不能去省里,因为省里有好多中医院专科的,还不如在市里,市里这方面很少。。
如果中医内科特色中医在市里站住脚了,那么市里头的还有周围的县城都会到市里来,就不会到省里去了,毕竟去省城看病人多又排队,还要住店,在市里相对这些困难都少得多了,如果她的技术好,那么省里人估计也会过来,酒香不怕子巷深吗?
一切都脑子里想了个方案,抽空的时候也把它都记录在案,心想慢慢开始干吧。
一年以后她就开始在市里筹办。
正常的话顾伟大今年就能考走,要是考了个专科两年就回来可以到她那去,如果本科的话,几年回来以后将来她正好干大了,他也会来的。
就是不来的话,也可以在在市里找一家医院上班,还是能见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