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言情>悟道大学> 第1028章思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8章思维(2 / 2)

“可以看成是本质,智慧和道德。”

“智慧是来源于生活,终将回到生活中去。”

“可是人们要学习的不仅仅那些细枝末节的存在,更应该是本质的存在。”

“这样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更多的智慧。”

“这个过程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

“一般便可以看成是哲学,佛道智慧。”

“智慧从生活中来,人学习之后,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

“同样也可以说成是从个性到共性,再从共性到个性的过程。”

“虽然西方科学也是走这个路子。”

“可是太片面化了。”

“这也就算分的思维在搞鬼。”

“华夏智慧分中有合,合中有分。”

“这样才算是完整的认知。”

“西方科学研究很多都是在枝叶方面,而华夏智慧比较注重枝条和主干!”

看到生活中,同类人有共同的心理特征,于是归纳总结就成为了西方心理学。

这只是十分表面的东西而已。

是肤浅的。

华夏智慧却不会只停留在这一层。

这些情况都只是人们观念的产物。

毕竟,人们的言行举止都是来自人们的观念。

而观念又是来自于人心人性和七情六欲,而人心人性和七情六欲都是受到了人内外因素的影响。

内是灵魂智慧,外是客观存在。

有人研究观念,有人研究人心人性和七情六欲。

还有人研究灵魂智慧和客观存在。

这些随便一样都是高于所谓的心理学,这些才是有深度的思考。

而最大的影响中,客观存在是很难改变的。

毕竟,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局限性。

所以,改变客观存在的想法是很难实现的。

而最容易改变的就是人的灵魂智慧。

所以,佛道两家都致力于研究灵魂智慧。

毕竟,修行修德悟道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而且还是随着主观能动性的增大而扩大影响。

于是,人便可以趋利避害,甚至是逆天改命。

普通人看不到这一层,就开始主观想当然的用自己的见识,经历和知识来解读。

殊不知只是一厢情愿,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这些东西还得加上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有限的。

这样得出来的结论可靠吗?

道德是每一个人改变人生命运的基础。

道德可以转化为智慧,智慧也可以转化为道德。

或者说智慧和道德本就是那个存在的一体两面而已。

所以,现代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把知识当智慧和道德。

这完全就是自欺欺人罢了。

微观怎么可以统领宏观呢?

这不是蠢人做蠢事吗?

西方科学研究的基本上都是微观的,具体的。

而华夏智慧研究的基本上就是宏观的,抽象的。

“毕竟,世间万理,又岂是一个人可以全部掌握的。”

“时间有限,生命很短,只能用道,用本质的眼光来看待世事。”

“这样才算是比较靠谱的做法。”

李晨风用比较粗略的眼光来比较华夏智慧与西方科学区别。

这只能是大体上的。

要是划分到某一具体的方面,可能就有误了。

任何人都不可能把话说全,说完整。

即便是老子孔子,佛主,耶稣,安拉,他们都不能。

你要是相信,你就是蠢货!

你要是不相信,你还是蠢货!

所以,听一半就好。

留一半自己来考察。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