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言情>悟道大学> 第1102章学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2章学习(1 / 2)

顿悟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启灵。

这启灵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有些难以相信和接受了。

人生其实就是来觉醒灵魂的。

如果不觉醒灵魂,那么与其它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在生活和和工作中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于是便会碌碌无为。

这样的人是十分空虚的。

哪怕他是万亿富翁又如何。

还不是只活一辈子,吃饱一个肚子,睡一张床。

多,并不意味着是好事,少,并不意味着是坏事。

人多我少就痛苦,我多人少就幸福。

这就是世俗之人的法则。

而且还是几千年的人类所认定的规律。

可是道家老祖宗却不这样认为。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是自己的幸福,也不是别人的痛苦。

谁规定的少就是痛苦,多就是幸福了?

这只是第一个这样想的人把所有人都带偏了,欺骗了。

所以,道家才要纠正。

难道就因为居多者少,即是异,居少者多,便为众的缘故吗?

这不是回到了物以稀为贵,人稀也为贵,货多不值钱,人多也不值钱的法则里吗?

可是这个法则就正确吗?

还不是人为规定的,大家一致认同的。

所以,就作为法则一直延续至今。

所以说,这便是世俗之人的世界观,完全不知道外面居然还有另外一个世界啊!

人多我少可乐,人少我多亦乐。

当然修道之人皆是无所谓的态度。

因为没有主体意识,自然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了。

世俗之人是带着感性在生活的,修行之人是带着理性在生活的。

所以普通人基本上都是痛苦不堪的日子,修道者基本上都是自由快乐的时光。

感性之人便不意味着没有理性,只是感性占据主要地位而已。

而理性之人亦是如此。

所以说,不要说什么世俗人没有理性,出家人没有感性的话,那才是胡说八道。

有人因为修行之人不务正业,所以十分鄙视。

可是,在修行之人看来,世俗之人的行为又何尝不是呢?

世俗之人宁愿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到学校去学习那所谓的智慧。

也不愿花费一两年的时间来修行悟道。

这是十分遗憾的事情。

如果是真心实意在为自己修行悟道,那么这一两年的时间定然不会比十几年的时间到学校学习的效果差。

而且现代教育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知识,而不是智慧。

勉强来说,哲学还可以算得上智慧。

不过,与道的内核还是有很大差距。

一个追求表面的幸福和快乐,另外一个追求的是真实的人生和智慧。

世俗之人在最后时刻都容易后悔的。

人生难得,自己却恍恍惚惚走完了一生。

钱挣得再多,也只是数量上的存在。

跟自己的人生根本就没有多大关系。

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便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世俗之人往往就是为了某个虚名为忙碌一生。

谁都想做做首富,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这个万中无一的身份。

这样才有面子。

这便是普通人常见的动力。

可是修行之人却可以直接跳过这个过程,然后再脑海里形成这样的场景。

任何人看见自己了,都十分有礼貌。

很是热情。

然后呢?

并没有什么卵用。

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

如果你还是觉得不够,便会去寻找另外一个更大的目标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这又是何必呢?

生命本来就很短,你却要如此挥霍。

该走哪一条路,那也是你自己的因果。

只有止了虚荣心,人才可以幸福。

知足就是幸福。

毕竟,虚荣心是一个无底洞,你还想用短短的一生来填补吗?

就算填补了,又能怎样。

与人生而言,毫无意义。

有人说修行之人是在逃避现实。

其实不然。

不是不思进取,而是知足常乐。

不是逆来顺受,而是内里主动,外看被动。

修行先是为了自己,之后才是为了别人。

如果连自己都不了解,没有足够的能力,你又凭什么可以帮助别人啊!

西方科学基本上连自己都不了解,就开始做事情,这完全就是在瞎搞。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