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玄幻魔法>大明之疯了吧老朱忽悠我造反> 第二十七章 我家稻谷成熟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我家稻谷成熟了(2 / 2)

朱元璋哪管得了这两货,一脸激动的抚摸这稻穗,嘴里念叨起来:“怎会如此之多,怎会如此!”

徐辉祖接话道:“对啊,刚过来我就发现这田里的稻穗怎会如此繁茂,看起来真是漂亮!”

练子宁不明所以,不懂农事的痛,他现在算是知道了,痛,太痛了。

根本接不上话。

反倒是朱元璋,抚摸了几把稻穗后急忙起身,一把拉住了朱英。

“怎会如此之多,告诉咱,咱想知道!”

朱英扶着老黄,淡笑道:“所以我跟你说了吧,这事得悄悄的来,不能宣扬。”

“咱知道,你快说说,你知道咱有多激动么?”

徐辉祖也站不住了,连忙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朱英兄弟你快说!”

朱英笑道:“咱大明平日里稻穗,一株稻穗,一般多少粒米!”

徐辉祖和练子宁都摇摇头,这哪能猜到。

反而是朱元璋答道:“一般养育得当,也就三十粒出头,那都是一年丰产了。”

见到老黄懂,朱英才点头道:“但我这稻株,每一株都有上百粒!”

饶是徐辉祖和练子宁不懂农事,也瞬间明白了圣上为何会这么激动了。

先前没仔细看,现在顺手拉来一片稻穗,都不用细看,这茫茫多的稻谷,足以证明朱英说的没错。

两人都是绝顶聪慧之人,怎能想不到这稻谷代表着什么?

若是这稻谷产能稳定,在大明推广开来,这会有多深远的影响?

大明从此之后,都是丰产,而且是猛增三倍的丰产。

作为王朝存续,历代朝廷从来都不会考虑怎么发展经济,永远考虑的,只有怎么维系统治。

所以只能是农业社会,要稳定农业发展,所以都采用重农抑商。

现在这样丰产的稻谷放在面前,那意味着什么?

大明将会减少大量的饥荒,百姓们不再为饿肚子发愁。

练子宁身为洪武十八年一科榜眼,说过许多经世济民之说,可从没想过粮食丰产,会给大明带来什么。

现在他意识到了。

若是这粮种推广开来,大明迎来的将会是怎样的一个盛世。

远迈汉唐不在话下。

而他也会在盛世之中尽展抱负,青史留名。

这一刻他怎能不激动,连忙捧着稻穗,眼里有光。

而徐辉祖更是不堪,直接跪倒在了田间,忍不住哭出声来。

“咱大明往后的军伍粮草,可就不缺了!”

若这粮种能种满大明的田间地头,往后北伐还会缺粮草吗?

远的不说,征召青壮入伍,报效家国,他们再也不会担忧家中父母妻儿吃不饱饭了,那北伐一事对于百姓的影响将会降到最低。

青壮报效家国,百姓安居乐业。

全仰仗今日这些稻种了。

“我眼光没错,朱英这兄弟能处,这大舅子我当定了!”徐辉祖就差喊出来了。

朱英早料到这些个城里人会对他的粮种震惊,却没意料到会如此激动。

一个个的又哭又笑的。

情绪毫无波动的他扶着老黄,叹息一声:“打住打住,这可是我的粮食,我没说送你们么?”

徐辉祖猛然收声,练子宁也是一脸诧异的看向了朱英。

“难道这粮种,你不打算推广出去么?”

“当然有这个打算,但还不是时候,老黄,咱扶你回去歇着!”

“你不送给大明?”

朱元璋一脸诧异,似乎听错了一般,苦口婆心说道:“你娃儿可知道,你这粮种对于咱大明朝有怎样的影响吗?”

“知道,可不是时候!”

朱元璋激动的心冷静下来,这么好的东西,难道不是为咱准备的?

“不是时候不是时候,那什么时候才是时候!”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