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自己去,就是过去挨喷的。
如今赵烁看到宋徽宗那副逼脸就火气蹭蹭的往上窜。
生怕一时忍不住,把太上皇给捶了。
可是他不去就完事了吗?
没完!
随着文德殿外传来另外一位太监的声音。
赵烁的眉梢便耷拉的愈发低迷。
“陛下,太上皇有谕,着请陛下去延福宫请安。”
说话的太监,头发是白的,眉毛也是白的。
正是侍奉了宋徽宗大半辈子的老一代大太监赵玄林。
这个家伙本来不姓赵。
因为伺候的宋徽宗舒服且贴心,所以被徽宗赐姓为赵。
皇帝赐姓,在大宋属实少见。
因为赵玄林这位太监,在朝野上的名望非常大。
且跟当时的杨戬以及童贯都是太监出身。
被誉为内务府三大巨头。
在宋徽宗没有禅让之前,李淮的职位就是赵玄林的。
如今宋徽宗归来,赵烁感到烦躁。
赵玄林也回来,李淮也感到不安。
这妥妥的二人组合,遇到了原版组合的挑战。
“朕知道了,劳烦赵公公了。”
“好,老奴传到了话,这便回去了。”
赵玄林也极为猖狂,他没有跟皇帝赵烁请安,更没有等皇帝授权他离开,便慢慢悠悠的转身离去。
赵烁看着那挨千刀的背影,咬了咬牙。
对呆愣如木头的李淮说道“备车,随朕去一趟延福宫。”
……
“陛下,臣李纲求见。”
文德殿外,穿着甲胄的李纲早已等候。
赵烁停下车驾,问道“李爱卿,有何事奏?”
“陛下,太上皇归来了。”
“朕知道了,朕刚才跟张太尉去巡检了军备司。”
赵烁明白,如今能称之为自己股肱之臣、左膀右臂的两人绝对是李纲跟张叔夜。
张叔夜就不说了,他不是忠诚于皇帝。
而是忠于大宋。
跟大明的兵部尚书于谦一样。
这样的人,投靠的往往是对王朝最有用的君王。
这一点,赵烁还是相当有自信的。
自己就是比宋徽宗强。
至于李纲,他跟宋徽宗早已君臣离心。
当初第一次京东保卫战,宋徽宗让李纲做汴京守壁使。
李纲提出来的条件就是他负责守城可以,不过要让宋徽宗禅让。
而且要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