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劳资大学中就没这艳福。”他心中又难免不平衡起来。
再接下来,他又想起今天自己打电话给庞文龙的目的,又赶紧收拾好心态,继续用温和又略带热情的语气和庞文龙聊着“嗯,我有一个朋友看了你操办的那两个节目之后,对这两档节目非常感兴趣,她想要在你节目上打个广告。嗯,她是做家具的,规模不小。以前主要是做外贸单子,这不想要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嘛。你那两个节目我也看了,确实办的非常不错,我很看好你噢。对对对,她人是申江的,工厂在坤山。可以可以,你们见面之后有什么问题和想法都可以聊,我就是牵个线。”
“嗯,好好好,那咱们就约好中午一起吃个饭。嗨,我都说了,不要叫我陈处陈处的,叫我陈老师就行。”
陈老师?
庞文龙对这个称谓感觉有点怪怪的,因为好多年以前,有个香江的陈老师可谓是人尽皆知。
其实陈治平平日里也不喜欢别人叫他陈老师。当初香江的那位陈老师事件发生时,他可是风华正茂,对这件事情印象非常深刻。当年他的硬盘中也有那位陈老师的大量摄影作品,甚至是全套摄影作品。为了收集这些全套摄影作品,陈治平当年可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摄影作品给当年正上大学的他带来了无比的震撼,甚至对他的三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陈治平的这个朋友其实不是他的朋友,而是他的一个情人。
就在两年前,他这位情人的儿子那年高考,分数怎么说呢,就和安然当年考的分数差不多,嗯,都属于学渣。
申江国立大学的商学院虽然录取线是低了不少,可这么大的华夏国,这么大的申江市,想要上申江国立大学商学院的多了去了,有钱人多了去了,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的人多了去了。
她这位情人和她老公早早就离了婚,在这件事情上,她也给她前老公打过电话,毕竟涉及到孩子的前程,可她老公也就是初中毕业的水平,也是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不过他们毕竟生意场上的人物,最终通过一个拐了弯的生意伙伴找到了陈治平。
她老公先找的陈治平,陈治平对她老公不假辞色,一副公事公办的面孔。
之后,她就又私下找到了陈治平。当陈治平看到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