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我邀请你一块创业,你没答应;那么多好公司让你选,你也没去;偏偏去了当时一个不到300人的小工作室,是为了什么?你从来都是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别说你现在不爱他了哈,这话你自己都不信吧。”他的说法,是那样的一针见血。
“咱能不能换个话题不说这个了,说下你现在在出差还是在C市啊?”她不想继续说这件事了,赶紧转移话题。
“这周在上海,刚忙完一个项目,明天一早飞北京,去见M.K北京分部的一个VP,聊聊公司后面的融资,暂时的行程是这样的。”
“可以啊,M.K这种世界顶级的投资公司的VP都能让你给约着,你的social能力,我的确只有仰慕的资格。”
“实不相瞒,是我老婆牵的线,你知道的,她是专业做投资的,这方面的人脉比我广太多。我投其所好,贡献了点收藏的好茶,人家勉强答应明天给我1个半小时的档期。”
“啧啧啧,现实版的神雕侠侣,说的就是你俩!你是不知道,北京上到主流的财经媒体,下到那些做励志读物的出版社,还有几个电视台的励志栏目,无数期刊杂志的记者,约M.K的高层采访的档期排到明年的都有,他们这级别的人,出场费都是按秒计算的。随便接受一个小采访挣的外快,都够我买下国贸和王府井N+1个门店的Gucci、Chanel、Cartier的所有奢侈品了,这就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人过的人生。”
“说不定你当年跟我一块创业,现在也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人了。”他对思语的欣赏,这么多年从未变过。
要说她这辈子真正服过谁,恐怕就只有“高手”了。他的公关和社交能力,从他们相识起,思语就只有佩服的份。那种骨子里自然而然的人情练达,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纵使她工作多年,也很难学得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谋生之道,靠一张嘴在纷繁复杂的传媒圈混饭吃,是只有飞哥那种性格的人才做得来的事。
“好了,不多说了,我也是明早回北京,明天你忙完公事咱们再见面细聊,有空替我向嫂子问好。”时间也差不多了,她不想耽误“高手”的正事。
“OK,明天联系,一路顺利。”
挂断电话,她查询了一下航班,明天最早的一班飞机是早上7点,还是先找个酒店住下吧。糟了,匆忙跑出来,行李箱落在会场了,随即准备转身回去。
然而,转身的一瞬间正好碰到徐晨出来,同行的高层看到思语,也都识趣的离开。只有徐晨的特别助理Amy推着她的行李箱跟在他身边。墨菲定律就是这样,怕什么来什么。
“行李都不要了,就匆忙跑出来,好不容易来次香港,我陪你玩两天怎样?”徐晨玩笑说着。说话间,Amy也拿着她的箱子先离开了,中环的街头,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徐总,别开玩笑了,明早我就得回北京,有个方案还要跟进。”她故作正经的说到。
“陈总监,我这个当老板的都不着急回去,你着急什么?故意躲我也要找个好点的理由吧。”
“明天要见一个媒体行业的朋友,刚刚电话约好了。我这朋友可是约得到M.K这种世界顶级的投资公司北京区VP的档期的人,对徐总您后续拓展业务和人脉都有帮助。”
“行,我让Amy订三张明早回京的机票,酒店我让Amy一会给你定,行李箱会送到你房间,保持电话畅通。”徐晨倒是先替她做了决定。她忽然觉得,和老板耍心眼,她的道行终归还是太浅。
“一块吃个饭吧,今天你也累了一天。”徐晨拉上她就要走。好像也没法拒绝他的请求,只能听他安排了。两人找了家中环附近还不错的西餐厅,落座时她想起,这应该还是第一次和徐晨单独吃饭。
公司年会的时候,她也只是去徐晨所在的高层那桌进过酒,说来两人还没有单独一起吃过饭。不是很饿,两人就只是象征性的点了些甜点和饮品。
“刚刚是不是吓到你了?但你相信我,我是认真的。”徐晨主动开启了话题。
“徐晨,我也是认真的,如果回到我在北传读研的时候,听到你的告白,我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当年加入你的工作室,包括留在北京打拼…”
她想过无数次,有生之年到底还没有没有机会和盘托出自己深埋心中那么多年的情感?如果有机会跟他说这些,会是在什么场合?他的态度又是什么?
是觉得她脑子进水了?还是给她一句明明白白的拒绝?然而她不会想到,他今天说的话,竟然是她此生都不敢妄想的。
“这些我都知道了,但我更想知道你现在的想法。”徐晨也不绕弯子。
“这么多年,我从未真正奢望过得到你的感情,可能现在的我不比当年了吧。”她这说的都是啥?以前想好的台词,剧本,现在是一句都说不出来了。
知道她应该是还没有回过神来,徐晨也不步步紧逼,只是说了句,“我等你的答复,也给你充足的时间考虑。”
“一会我想一个人待会,晚上我再回酒店。”她试着岔开话题。
“没问题,注意安全。”
她了解徐晨的处事风格,不会逼谁马上做出什么决定,但他决定的事,是不会让别人有拒绝的理由的。徐晨一直觉得,她走出这一步并不困难。她对他的感情有多深,他再清楚不过了。从餐厅出来,漫无目的的走在中环的街头,她也不知道去哪。明明只是一天,却觉得自己像过了一生一样漫长。
20多年前的她,哪会这样的患得患失?就算是刚到北京上学的她,也比现在更加勇敢一些。难道是自己输不起了吗?当年和家里吵架,无论如何都要留在北京的勇气,如今好像都没有了。
望着天边游离的白云,她想起了多年看过的一部电影的插曲,她清晰的记得,那首歌的名字叫《年少有你》,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晰,多半是因为里边的几句歌词,几乎是严丝合缝的对接了她当年对徐晨爱到不能自已又求而不得的心境。
“晚霞再美不及你 眼眸的颜色没有说再见 离别总是沉默”
“是否 你也会偶尔想起我 还是你在过着与我无关的生活”
“我们 在春风秋雨里无话不说 却在春去秋来中失去了联络”
“幸好 彼此的青春都没有错过 我的年少有你你的青春有我”
那年的思语不过13岁,第一次见到徐晨的情景,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一样。
把卷发拉直梳成马尾,换下14cm的恨天高,穿上当年流行的平底帆布鞋,背上双肩包,好像真的就回到了记忆中那年的夏天…那时候的她,可能怎么也想不到,只是在电视上多看了一眼的人,竟然影响了她后来那么多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