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言情>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第003章 开卷考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3章 开卷考试(2 / 2)

面对老师的批评,张玉勤思想压力很大。

最后,她选择了死亡。

跳水库自尽了,因为这个件事,张玉勤的班主任、校长,都被抓了起来,会后有不少的同学也认为,学习英语没有用,就组织起来向学校要求取消英语课学习,学校不敢反对,同意取消了英语课,自己现在初中毕业考试,就没有这门课的考试。

赵卫东认真回忆了一下。

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只是记不清楚具体时间,正打开卷子准备答题时,耳边传来片翻书的声音。

赵卫东转头一看。

同学们都拿出书本来放在桌子上,光明正大的抄书,非常吃惊,由于刚才有些走神,没有听清楚谬老师说的什么开卷考试,这个词,这是这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赵卫东对这个开卷考试的记忆已经忘记了,难怪会如此吃惊。

此情此景让赵卫东经过几十年后。

再次让对小时候已经开始模糊的记忆,又奇迹般清晰起来。

脑子里的所有记忆仿佛都被激活一样,各种记忆清晰无比,细致入微,同时所有记忆都象是被刻下来一样。

再也不会被遗忘。

看着同学们兴高采烈照书抄着考题答案,赵卫东不禁为这个时代感到悲哀,同时也为这一代人感到悲哀,当然也并非所有的人都如此,有很多的有识之士在悄悄在学习,在努力充实自己,这些人将成为国家未来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成为未来国家崛起的脊梁。

这也就造成了同班同学。

在恢复高考后,只有自己一个人考上大学的结果。

现在同学们的年龄也都比较小,而且上大学都是推荐的,学习的动力不高,学校和老师不敢给学生压力,学生家长多数文化不高,更被当时的宣传搞糊涂了,也不会、更不懂去督促子女学习。

而赵卫东能认真学习。

主要是父母亲的长期的严格要求。

因为父亲是出生在农民家庭,是解放前的中学生,文化基础很扎实,全家八个兄弟姐妹,只有他一个人上过中学,在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读到中学毕业,解放后,国家建设管理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干部,父亲就因此参加工作。

因为当时有文化的人比较少,父亲的文化算是很高的了,在单位都是业务骨干,特别是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在全县都是数一数二的。

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因此长期引导督促赵卫东认真学习。

就在取消高考,实行推荐上大学的时候,也没有放松过对赵卫东学习上的严格要求。

也使得赵卫东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高分考上大学。

赵卫东暗暗发誓,既然老天给自己机会,自己一定为国家崛起而努力奋斗,让全球华人为自己的祖国强大而自豪,让国家人民都能够生活得更幸福!……

看到赵卫东在呆呆坐着,还不开始考试。

严传明就有些着急了,就拉了拉赵卫东的手说道:“是不是忘了带书,没关系,你就抄我的好了。”

他知道,学校虽然出于无奈,采取开卷考试。

但学校和老师为了同学们认真学习,出的考题量就出得比较多,知识面就比较广,要是没有看书的人,在两个小时内很有可能做不完,只有认真看书的人才能做得好,因此严传明才为好友着急。

赵卫东拿起卷子,从头到尾认真看了一遍后说道:

“谢谢,这些题目不难,我会做。”

说完后,就拿出钢笔开始答题,由于在当时那种教育环境下出的卷子难度都很低,再加上记忆被激活后,中学阶段学过的知识也都全都记忆清晰,回答试卷上试题都没有一点问题。

很快,才半个多小时就将全部题目做完。

而且赵卫东很有自信,成绩决不低于九十五分,于是就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严传明看到赵卫东要离开就说:

“不会吧,我抄还没有抄多少,你就做完了?”

严传明感到很奇怪,平常赵卫东学习一直很认真的,虽然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全班最好的,可是并没有好到这个程度,开卷考的题量大,知识覆盖面广,如果不抄书,是比平常闭卷考难度大了不少。

做得这么快又不抄书,肯定就是乱做的。

这两年半来的初中学习生活,认真学习的同学实在太少,所有同学中居民户只有两个,其余的同学都是农业户,大家认为学习再好还不是要回家当农民,上大学都是靠推荐,只要劳动好就行了。

而且考白卷还是英雄,那谁还学习。

就赵卫东这个奇葩我行我素。

严传明知道,每一次赵卫东考试都非常认真,从来都没有第一个交卷,怎么这一次这么反常。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