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言情>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第0263章国内现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263章国内现状(1 / 2)

赵卫东在前世,在网上看到一个数据。

有一个年份的我国与米国的人均消费对比,赵卫东没有想到数据会如此悬殊,米国的人均消费是我们国家的27倍,如此巨大的消费,才奠定了米国第一经济强国无可动摇的地位。

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国家的人均消费增长两倍。

我们国家的所有工厂,产量就需要翻两倍。

才能满足国民的消费需求,如果工厂的产量增长两倍,工厂的利润将增最少增加四倍,国家的税收可以增长两倍。

如果消费增长十倍,那么我们要增加多少的工厂。

才能满足国民的消费需求?很明显工厂要增加十倍,那么工人也相应增加十倍,那么我们国家的工业化,也就能够实现了,可见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如果想要让我们的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发展经济是根本,只有把经济建设好、发展好,国民才能富起来,只有国民都富起来,国家的经济才能更繁荣昌盛。

只有国民富裕,国家才真正强大。

没有国民的富裕。

国家发展经济就非常艰难,没有富裕的国民,国内的消费能力就不强,就无法用内需来拉动经济发展,要发展就只有走外向型经济,用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就得忍受发达国家的盘剥,我国成了世界工厂,制造成本国内承担100%,利益只有10%。

而发达国家不需要任何成本,却享有90%的利益。

事实上我国的GDP世界排名:

1978年第15名,1990年第10名,1995年第7名,2000年第6名,2007年第4名,2010年第2名;但反观我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960年第78名,1970年第82名,1980年第94名,1990年第105名,2008年第106名,2010年第109名。

从上述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后经济是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国民收入水平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当然国家为了加大建设力度,提高了财税收入水平,更大的一块利益是被大量的外资企业占有。

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就很少了。

以出口拉动的外向型经济。

为了吸引外资,限制资源价格上涨、限制土地价格上涨、限制工资水平上涨,也就成为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之一。

这也就是经济虽然发展比较快。

但国民的收入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的关键原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

《人民日报》记者。

通过在福州、济南、广州等地的探访发现,生活中很多人都工作得很辛苦,然而收入却不怎么样。

“干得多了,收入却似乎越来越显得少了。”

记者就此指出:“干得多,挣得少”

这严重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2010年12月17日,《经济观察报》报道:根据收入法GDP构成数据,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2000年为51.4%,2007年为36.74%。

下降了11.66个百分点。

劳动报酬中,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7%逐年下降到近年来的11%。而在2007年,米国劳动报酬占比为55.81%,英国为54.5%。

瑞士为62.4%,德国为48.8%,南非为68.25%。

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

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从1978年到2005年,与劳动报酬比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

上升了20个百分点。

后世,我国收入法GDP中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已经从世纪初的50%多下降到36%左右,资本收益则从世纪初的,35左右上升到50%左右。

完全倒过来了。

而且即使造成也与“按资分配”无关。

因此,仅从私企和外企看,财富分配比例应该不止资54劳46,应该在资60劳40,这个比例甚至大于旧社会我国平均地租率。

甚至有一些竟然达到,资90劳10的极端地步。

这也就造成经济是发展,但与消费增长完全不成比例。

为此,赵卫东特别对叶军豪建议,在经济建设领域中,绝对不能搞平均主义,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懒惰,劳动效率极为低下,虽然我们也提倡按劳分配,可在执行上缺乏科学的衡量标准,造成收入分配不合理,不能激发荣动者的劳动热情。

这就造成人力资源的重大浪费。

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由于物资比较馈乏,大量的生活物资都是计划供给,因此这一阶段的的经济发展,就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物资供给,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赵卫东清楚的知道。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