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言情>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第0272章魅力无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272章魅力无穷(1 / 2)

音乐的魅力。

当然不仅仅只是在主题、旋律、节奏、色彩、曲式结构、调性等方面上,有的时候甚至连,作曲家的创作观念、演奏家的风格、录音师的录音技术及爱好。

再加上聆听者的素质、阅历、情感、性格等等。

这些诸多因素加在一起,才构成一个整体的音乐,单独去分析其中的一个部分,其实都是对音乐的肢解。

结合历史背景。

了解作曲家的创作个性。

认真聆听主题的发展变化与对比,让你全身心都得到音乐,及音响的感染,让你的思想情感以及情绪,都在音乐的体验中,发生微妙的变化,在音乐欣赏的第二个阶段中,你需要了解的东西确实太多了。

因为所有你需要了解的一切。

都在建立在你对音乐,极大的兴趣上的,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又促使你对音乐,发生更大的兴趣。

前提是你对音乐。

首先要有一种需要的欲望。

也就是你首先要真正热爱音乐,也就是因为这个前提,你才能进入到这个阶段,去认真的学习这些音乐知识。

进入音乐欣赏的第三阶段。

并不是十分明显的,因为对音乐认识的阶段,永远不能说结束,进入欣赏音乐的第三阶段,并不意味着要和过去的阶段划清界限,其实,这样分析和介绍,仅仅只是一个表述上的概念。

但不管怎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时候我们再来聆听音乐,当那神奇的乐音响起时,我们的心中就会泛起无际的激情的浪花,不管是与巴赫交谈还是和马勒神游。

抑或是倾听莫扎特的心声。

总之,音乐就象是情感的源泉。

这时候已经步入了音乐的殿堂,不管是人生征途的跋涉,还是成家立业的拼搏,也不管你是年轻或年迈,落魄或得意,欢乐也罢,忧愁也罢,在音乐的殿堂里,你都是在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音乐。

这时候音乐已经不再神秘的了。

音乐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了,音乐所表达的一切,也都不再是外表的,也许主题还是那个主题,但“山远水远,你我的心不远”。

聆听音乐时的内心体验。

已经有了更深的心潮涌动。

也就在这个阶段,已经从一个被动的聆听者,转变成为一个自由的音乐爱好者了,不会用主题分析曲式结构,来约束思绪的自由飞翔,也不会在一个标题下,用一个简单的音乐形象。

来束缚想象力的,驰骋和情感的涌动。

尽管有的时候也需要,去分析主题、探究曲式结构什么的,但真正在聆听音乐时,你已经确确实实是用情感来体验音乐了。

在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中。

内心体验与认知活动,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一发展过程,永远是不会停滞不前,对音乐的理解,也永远是无止境的。

说到音乐欣赏,赵卫东不得不想到了,相对论的创始人,读过爱因斯坦传记的人,肯定不会忘记这位,科学巨匠的另一种生活,他常常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并在优美的和谐的旋律中触摸宇宙的“神经”。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

音乐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着他的精神生活,为他潜心探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爱因斯坦从小并不是一个神童。

相反,被人们怀疑是“傻子”在小学读书期间,曾被训导主任断言:该学生将一事无成。而正是这样的学生,日后却成了一位,轰动世界的天才科学巨人,这首要先归功于爱因斯坦,所生长的良好环境。

爱因斯坦的母亲波林。

是位贤妻良母.文化修养很好,喜爱文学,更钟情音乐,是一个很有有才华的音乐家。

爱因斯坦幼年时。

经常躲在家里的楼梯暗处。

长久地聆听母亲,弹奏优雅的钢琴音乐,当波林的指尖从琴键上轻轻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便如行云流水般流泻出来,小爱因斯坦被音乐声中的美深深吸引了,恍然置身于一个美丽神奇的世界。

那里的光和影变幻无穷,令他流连忘返,浮想联翩。

波林是一个极有远见卓识的母亲。

对孩子们的音乐启蒙教育,从很早就开始了,爱因斯坦6岁时,母亲开始教他拉小提琴,教他的妹妹玛雅学钢琴。

稍后,爱因斯坦也开始学习弹钢琴。

随着时光的流逝,爱国斯坦对音乐渐渐入迷,13岁之后,当他懂得和声和曲式的数学结构,当他体验到演奏莫扎特的奏鸣曲,所带来的那种无法比喻的快乐时,音乐就成为了他一生的至爱。

爱因斯坦察觉了,音乐内的数学结构。

他认为:“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来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末组成。”

这是何等的奇思联想啊!

爱因斯坦对变奏曲极感兴趣,在学习演奏过程中,通过无数次练习各类复杂多变,而丰富的音型节奏,培养了他日后攻克科学难题的坚强意志,也奠定了他创造性的思维意识。

在他成年后研究相对论的日子里。

正是在弹奏了一番钢琴后,激发了灵感而解决了难题。

爱因斯坦对事物有着卓越的直觉能力,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直觉能力,实则与艺术家的想象,有异曲同上之妙。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