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言情>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第0336章省组通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36章省组通知(2 / 2)

虽然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调。

但是多少的领导干部的思想,根本没有转变过来,赵书记的做法有很多人是持反对的态度的,他那一次被处分,就说明了眼前改革是有危险性的,对于赵书记的做法,上面有不少的领导还是持有异议的。

保守的势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有个别领导曾私下说道:他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如此做下去,是会粉身碎骨的。

但是赵书记不管有多少人反对。

他还是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当然现在县里反对的声音确实很少了,因为成绩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了,而且全县上下的收入都翻倍了,所有的干部职工,还有农村社员,收入都大幅提升,只要谁敢说书记不好,就会有无数声讨的声音。

现在的赵书记在通义,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他在地委主要领导的支持下,采取铁的手婉,将顽固的反对派坚决清除出去,也就为改革创造了非常好的氛围。

极大的消除了改革中的阻力。

使他的改革非常成功。

据说国家的最高首长?也曾为他正名,他才能逃脱被免职的结局,陈文也知道,赵书记取得的成绩太大了。

他的一些做法,陈文也有不同的看法,就是他的奖励制度,有时候竟然奖励甚至超过了工资,全县上下都是如此做,每年的奖励都几乎达到工资的一半,这个数额过于巨大。

所有的奖励就超过200万元。

这是多么大的一笔钱,这完全可以说是损公肥私,如果上纲上线,赵书记肯定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还是因为赵书记做出贡献太大了。

而且县里几乎人人都是受益者,没有人去告。

再则上面也有不少领导开明,不挑刺,也就没问题,但是陈文觉得赵书记的做法,还是非常得人心的,既然都为国家创造了那么多的财富,那对有贡献的人给与一定的奖励,也是无可厚非的。

所以陈文的心里也是矛盾的。

既希望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因为工资确实很少,另外又想,都是干部,本来就应当全心全意做好工作,不能拿不该拿的钱。

但不管怎么说。

能为国家创造那么多的财富。

就是天大的功劳,国家肯定是需要这样的人,国家也只有越有钱才能越强大,赵书记能力这么强,肯定前途一片光明,今天的电话,省委组织部谈话,肯定就是地厅级职务的任免,陈文知道赵书记一定前程似锦。

自己一定要努力紧跟赵书记。

赵国钧也想不到,转眼间陈文的脑海,已经闪过无数的念头。“行,我知道了。”说完就放下了电话。

走回会议室,对着范良才说道:

“良才同志,汇报简炼一些,结束后我要尽快赶回去”。

“好的,赵书记。”范良才非常恭敬的回答道,接着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他把后面没有汇报到的工作,作了简要的汇报,调研结束后,赵国钧就没有留在公社吃饭。

马上起程赶回县里。

坐在北京吉普车的后排坐位上,赵国钧闭着眼睛靠在靠背上,随着吉普车摇摇晃晃,此时他的心情也十分复杂。

想想自己这几年所做过的一些工作。

想到有可能要离开,生养自己的故土,他有些不舍。

感觉离自己不断远去的河西,这是一个承载着自己梦想的地方,自己的起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没有人能想得到,给自己启蒙的人,竟然会是自己那个妖孽的儿子。

给自己插上飞翔的翅膀的人,竟然是他。

这是何等的匪夷所思。

而且设计让军豪兄的复出,并且更上一层楼的,也是自己这个妖孽一般的儿子,通过他的运筹帷幄而实现的。

当时儿子要自己重视经济工作。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己还是将信将疑,因为当时确实太重视政治,太强调思想,太强调理论,重视这些方面,儿子说的虽然说是有道理,但是前面的三十年,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

强大的政治压力面前,让人不得不小心。

但是启蒙还是儿子启蒙的。

但是自己还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儿子在农副产品的收购中的奇迹,真是震惊了自己。

就是自己习以为常的工作,根本没有任何亮点可言。

属于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业务,可是经过自己儿子的一番神操作,竟然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自己儿子竟然从农副产品的收购中,赚到了儿子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而且儿子的那一桶金。

竟然是自己十辈子也赚不到的钱。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