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言情>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第0385章 海湾战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85章 海湾战争(1 / 2)

为了控制海湾的石油资源,从经济和军事上打垮伊拉克,维持中东地区的稳定和势力均衡,并显示米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重新确立米国在全球的支配地位,米国便以一贯的世界警察身份,迅速出兵。

1991年1月17日,巴格达时间凌晨2时40分左右。

以米国为首的驻海湾多国部队。

向侵略者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行动”的大规模空袭,从米国的航空母舰上,从沙特阿拉伯的陆地上。

数以百计的作战飞机和□□。

飞向北方和西方,袭击伊、科境内的轰炸目标,巴格达火光冲天、声震大地,伊拉克则用导弹予以还击,一场以击败侵略者伊拉克,以维护世界和平的米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为另一方的现代化战争终于爆发。

其实要打好一场局部战争。

前期的充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和确立米国在“建立冷战后世界新秩序”中的主导地位。

米国对伊拉克的入侵行动迅速作出反应。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第6天,即8月7日,老布什总统就签署了,针对伊拉克的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下令米军进驻沙特,同时着手组建多国部队,但美政府也担心战争无限扩大。

会让米国陷入越南战争。

一样的泥淖无法自拔。

同时,他们也害怕,米军在远离本土作战的情况下,消耗太大,仅仅凭借米国的财力,难以长期支撑下去。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米军决定建立一个,最广泛的反伊同盟,希望最大限度地孤立伊拉克,为此,米国展开了空前绝后的外交活动,仅仅在危机爆发后的4天时间内,布什总统就通过专用电话,先后给12个国家的元首打了23次电话。

为了加速米国向海湾的运输力度。

日本、希腊、挪威、丹麦等海运大国。

还为米军提供了大型运输船,据米国军事运输司令部公布的数据,上述国家提供的船只,所运输的物资。

占米国运往海湾全部物资的46%。

伊拉克的周边国家,也是米国争取的重点,为了赢得埃及的支持,时任米国国防部长的理查德·布鲁斯·切尼亲自飞往开罗,表示愿意取消埃及拖欠米国的,70亿米元军事债务。

在争取土耳其的支持上。

米国试图说服土耳其,切断伊拉克穿过,其过境的输油管道。

但这同时给土耳其造成经济损失,布什亲自打电话给土耳其总统厄扎尔,同意免除土耳其部分外债。

还承诺将给予其相应的经济补偿。

最终,包括这两国在内的,39个国家都加入多国部队序列,米国拉拢这些国家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筹集战争经费,由于米国在海湾地区调集了,大量昂贵的高精尖武器装备和弹药,所以军费开支相当惊人。

据评估,仅仅在调动军队期间。

米军就要耗资300亿米元。

而战争一旦打响,每天耗资更会高达10亿米元,这对于正处于经济衰退期的米国而言。

几乎是一笔无法承受的费用。

在米国的争取下,有十余个国家同意为米国,提供现金和物资援助,其中,科威特援助的最多,现金159.74亿米元和价值3200万米元的运输工具,沙特提供援助现金132.65亿米元。

以及价值35.75亿米元的实物。

阿联酋援助38.75亿米元和价值2亿米元的实物。

日本援助99.61亿米元现金和价值7.8亿米元的各种设备;德国支援57.6亿米元现金和价值8亿米元的物资。

韩国援助3.29亿米元现金和价值5700万米元的物资。

盟国最终为米国,提供了700亿米元的现金和物资,其中540亿米元提供给米国,另外的则提供给埃及、土耳其和约旦等国,这样一来,米国自身只负担全部作战经费的20%。

60%由沙特、科威特和其他海湾富裕国家承担。

日本、联邦德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则承担其余的20%。

对于多国部队的作战计划,赵卫东是非常清楚的,按照“沙漠风暴行动”计划,米国为主的多国部队第一步是利用海空优势,对伊拉克侵略者的指挥、通信、联络、空防、机场等重要军事战略目标。

进行狂轰猛炸。

削弱甚至摧毁伊拉克战争的潜力。

第二步、是大规模空袭伊地面作战部队,最大限度地打击和削弱其战斗力,第三步、是投入地面部队和两栖登陆力量。

发起地面进攻。

按照“沙漠风暴行动”计划,米军为主的多国部队,在战争前期主要是对伊拉克进行空袭,并严重打击了伊拉克,事实上战役经过也是按计划实施的,空袭开始的前10天。

米国、英国、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法国、加拿大、意大利和卡塔尔、巴林等9国,就出动了各型飞机约2万架次。

美驻波斯湾和红海的战列舰及潜艇。

发射了近250枚,战斧式□□,对伊、科境内的军事目标进行了狂轰滥炸。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