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在他们国内,就只能接受他们的管制,当然都是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所有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赵卫东要求都建在东盟之内,特别是那些有后世技术的,都必须由东盟企业掌握。
因此,在东盟内各种工厂。
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有财团企业,都在东盟建大规模分厂,而东盟的所有骨干企业。
都是财团企业。
而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
则由财团无息贷款进行扶持,让这些企业可以,放下包袱进行发展,因此,东盟企业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爆发性增长,此时的东盟的工业化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
在农业方面,也采取机械化的模式。
建立一家家的家庭农场,所有的农业机械,都由财团无息贷款支持,这样遍及东盟的家庭农场。
所有可以利用的土地。
都利用起来。
而且都是使用科学的种植方式,东盟各国的粮食产量,翻了三番,各种热带水果,也进行改造,品质更好产量更高,并建设很多的食品加工厂,来消化大量出厂的各种农副产品。
还有就是利用国内改革开放的好时机。
大量出口国内紧缺的工业产品,既满足国内的需要,又能大量消化东盟工业化爆发出来的强大生产能力。
有利的促进了东盟的工业化进程。
当然,在过去的一年多里。
东盟十国的军事实力,大幅提升,在海量资金的投入下,军队的军事装备水平进一步完善,完全按海湾战争时候,米国的装备水平进行配备,当然雷达技术,赵卫东完全把后世的各款先进雷达,抄袭过来。
以及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是这个时代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就是海陆空的,核威慑力量建设,可以说是超常规发展。
现已形成规模。
形成形成国土导弹防御体系。
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御水平大幅提升,根据赵卫东的要求,尚建凯在军事基地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力气,很多的军事基地,不仅建立永备工事,对重要的军事工程。
很多都建立山体的内部。
有防核打击能力,尚建凯还建设了三个水下的核潜艇基地,而且建造得非常巧妙,他利用海边的高山建设。
而且深度又够深。
可以让潜艇水下进入基地的地方。
把里面的大山掏空,把核潜艇的基地就建在里面,有一处条件非常好,还可以在山体内建造,超万吨级核潜艇基地,在常规力量方面,赵卫东特别注重海军建造。
东盟十国多数面积均为海岛,因此必需建立一个,强大的海空军才行,只有强大的海空军。
才能更好的保护。
东盟十国的上万个的岛屿。
目前东盟各国,虽然还没有航母,只是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反潜巡防舰、常规潜艇、核潜艇都有一定的规模,虽然表面上看,缺乏骨干军舰,但实际上大量的导弹舰,攻击和防御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赵卫东知道,想要建设强大的海军。
东盟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像有些军舰,像航母、核潜艇想要有一定的规模,还是需要时间的。
赵卫东考虑,就目前来说。
更需要的还是,要有大批的中小型军舰。
经思考再三,赵卫东觉得还是可以大量制造,未来的濒海战斗舰,当然是改进型的濒海战斗舰,速度也不需要,象米国的60节的速度那么快,只要有40节就够了,当然还是采用三体船设计。
但是军备不能配置那么少,因为任务不一样。
对于隐身要求,对于现在来说,不是很重要,但是流线型船体设计,还是必需的,尽量减少风阻和水阻。
保证新型濒海战斗舰。
最经济、最实用,质优价廉。
赵卫东觉得自己的这个,三体濒海战斗舰设计原则,大小应当选择标准排水量为2100吨,满载排水量3000吨,长105米,宽31米,吃水4.1米,航速40节,18节时航程4300海里。
这样比较合适,濒海战斗舰军备为:
搭载4枚反舰□□,8枚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和2部324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装备有一门100毫米口径主炮。
2套30毫米口径,双模遥控武器系统。
可自动操作也可人工操作。
三体濒海战斗舰上,装备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导航雷达,火控雷达,两架武装直升机,这样的濒海战斗舰,其实就是轻型护卫舰,排水量小,造价低,制造快。
一个造船厂,一次开工可以同时造十艘,工期又不长,确实适宜大批量制造。
这种快速濒海战斗舰,特别适合自己这个东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