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级别享受什么待遇,都分得很清楚的,虽然这个没有明文规定,但也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卫东同学,你对我们国家,对我们学校是有巨大贡献的,我对你怎么样客气都不过分,卫东同学,今天来有什么我能做到的,你都可以提出来。”戴霄贤非常真诚的说道。
“戴校长,是这样的。”
“我今天来是把我这次,争取到的捐款送过来,因为马上就要离开学校了,因此我多争取了一些捐款。”
“这也算是我对,在华清四年学习的一个感谢吧。”
“这是两亿米元的支票,请你收下。”
赵卫东真心实意的说道,确实在学校的支持下,他才有大把的时间,投到财团和东盟十国的事务中去,当然也有很多的时间,投入到深港的建设上,创造出惊人的财富。
更是建立了十个华人的国度。
成为承载自己理想,实现自己强国梦想的国度,有了这个基础,自己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出。
华夏民族的最强音。
才能改变历史。
可以说,在这四年里,为自己的财团赚到无数的财团,也建设了繁荣昌盛的东盟十国,更是建设了一个深港城市,赵卫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深港市政府创造了数百亿的财富。
使得国有经济成为,深港的半壁江山。
而外资企业成为补充,虽然说赵卫东的房地产项目,在深港赚到很多的钱,这些都是一次性的生意。
给深港的城市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对于深港的大量骨干企业。
赵卫东都用无息贷款,支持深港市政府自行建设,属于市属国有企业,在初期管理上,由财团把有管理经验的厂长,派遣到国企传授现代企业管理办法,并协助企业管理。
这几年赵卫东做了很多事情。
本来他是想多捐一些的,但他也知道不合适,真是动员捐款没有那么容易,就是捐这些已经很难自圆其说了。
再多捐肯定会有人会深挖自己。
如果个人对自己国外的事情,还是鞭长莫及的。
如果国家要深挖自己,那就没有什么难度了,自己为深港市输送大量利益,已经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还好都是以叶明辉财团的名义,还是要低调一些,所以这次也只有这样,才比较合适。
“什么!两个亿!卫东同学,你说的是真的吗?”
戴霄贤非常吃惊的反问道。
本来以往每年卫东同学,都是在下半年就把一亿米元的捐款送到学校的,卫东同学已经整整送了三年了,但去年一直没有送过来,戴霄贤本来想的是可能没有了。
毕竟都是别人千辛万苦赚到的钱。
不可能这样年年都捐,能够拿到三亿已经非常多了,只是因为国家真是太困难了,尤其外汇非常紧缺。
戴霄贤还是盼着卫东同学。
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
自己学校确实已经收到非常多的捐款了,可是他还是非常希望卫东同学能来,能够再为国家为学校,再多争取一些捐款,但是他实在不好开口,也开不了口。
争取无偿捐助是非常难的事情。
不是谁捐就能捐的,那些华侨富商的钱,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点一滴赚来的,而且捐助的数目也非常巨大。
捐了三亿了,数量已经非常巨大了。
如果还不知足。
就成了贪得无厌了,况且还不知道对方能不能承受,如果太勉强人家那就太不好意思了,戴霄贤万万没有想到,卫东同学竟然又再次为国家,争取到两亿米元的外汇捐款。
他真是太高兴了。
也可以说是欣喜若狂,本来觉得要是有一亿,已经是意外惊喜了,没有想到,卫东同学竟然,给自己这么大的惊喜!
这可是两亿米元的外汇!
可以为国家解决多少的问题呀!太出乎意料了!
“戴校长,是真的,我想我马上就要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了,所以我就努力争取,希望能给学校多争取一些捐款,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真的一次性争取了二亿的捐款。”
赵卫东一边说着。
一边从口袋里拿出现金支票,递给了戴霄贤校长,接过这张两亿米元的现金支票,戴霄贤感到沉甸甸的。
有了这么多的钱,可以做多少事呀。
戴霄贤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把支票慎重地放到办公桌的抽屉,并锁上才放心,心中又不由想到,这个卫东同学的心真大,两亿的支票,就随随便便的塞在口袋里,万一掉了可怎么办?那可是两亿米元啊!
回到沙发,戴霄贤说道:
“卫东同学,真是非常感谢你,你这几年,前前后后一共为国家为学校争取到了五亿米元的捐款。”
“你为国家、为学校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代表学校感谢你!”
戴霄贤非常庄重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