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言情>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第0419章 村民修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19章 村民修路(1 / 2)

听说赵卫东要问溪北乡的情况,李浩连忙说道:“溪北乡,是我们通义县最北面的一个乡,也是我们县最偏远的一个乡,全乡有两万多人,十三个行政村,基本上以农业、林业为主,工业很少。”

“也就是乡里。”

“还有就是几个,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村,有办了几个小厂,自从老书记发展工业,发展养殖业开始。”

“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集体收入大幅增长,社员也从养殖中收入大幅度提高,现在各乡镇和农村形势一片大好。”

赵卫东皱着眉头问道:

“难道形势这么好,难道就没有什么问题?”他知道这几年通义的经济突飞猛进,在这个时代,确实很不错,可是跟后世相比,差距可以说是无比巨大,就是跟深港比也是差距非常大。

所以赵卫东非常反感光讲成绩。

不讲问题是领导。

他也知道,在他父亲的大刀阔斧之下,全县的工业发展力度非常大,工业总产值增长五倍以上,养殖业发展的幅度更大。

但是赵卫东农村的面貌改变不大。

这只能说,跟过去相比,农民的个人收入有了大幅的提高。

“要说问题,主要还是交通不便,山里的东西运不出来,山外地东西又运不进去,运输的成本比较高,这几年来,老书记推行的办法真是好办法,农村不仅集体经济搞好了,村民的养殖的积极性也是大幅提高。”

“村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所有干部群众对老书记的感谢之情,也是难以言表的。”

李浩自己本身,也是个山里孩子。

讲到农村农民的生活,不禁感慨万千。

其实想要农村富裕关键,就是政府的好领导,有一个好的政策,农村的面貌改变,也不是非常难的,李浩也是工作了二十多年了,县委书记也换了六七任了。

要说能给通义带来巨大变化的。

就只有赵国钧书记。

农村还是一样的农村改,农民还是一样的农民,政府还是一样的政府,只是书记确实是,不一样的书记,带来的结果就天差地别了,可见只有强将手下才无弱兵。

想要在一个地方,能够创造奇迹。

最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只要带头人有能力、有办法,当地的事业就一定,能够做得特别好。

李浩非常钦佩老书记。

能够有那么多那么好的办法。

关键是善于激发,所有人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很好的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并没有因公废私,公平的对待个人利益的问题。

这极大的激发了,全县干群的工作积极性。

李浩知道,现在还是非常讲究人的思想品德的,全社会都提倡大公无私,都讲奉献精神。

如果谁自私自利,那是要被批评教育的,做为人性来说,私心是每个人都有的,但在这个时候主流宣传的都是要“大公无私”,所以没有人敢理直气壮的说:“我有私心!”

可是老书记,非常体贴!

替所有的人都考虑到了,这样就让所有的人,都不需要自私,大家也同样一心为公。

大家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得最好。

关于做出的努力,由集体去替他们考虑个人的利益。

这样也就形成了,良好的工作风气,让任何付出努力的人,并不需要自私自利,就能得到更多的收入,也就是说越是肯干能干的人,越能感受到政府集体的温暖。

因此大家都不必有私心杂念。

只要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了就行,个人利益问题,组织都会给予考虑,通过制度的方式确定下来。

以保证每个都能通过努力工作。

取得更多的收入,这个做法极大的提高了,干群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因此,也就激发出全县干群的,极大工作和劳动的热情,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努力,创造出了一个巨大的建设奇迹,当然科学技术,也起到非常关键的做用,如果没有青贮饲料养殖技术。

也就没有让集体和个人。

有一个投入少,产出多的致富项目,让全县的人民受益无穷,听了李浩的话。

赵卫东沉默了。

虽然说父亲,在通义推行的两项德政。

确实让通义的集体和个人受益无穷,跟其他地方相比,距离是拉开了,但是由于受时代的限制,人们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赵卫东知道要真正完成农村的改革,就必需改变农村的居住条件,改变农村的卫生面貌,改变农村的医疗条件,改变农村的养老保障,改变农村的文化娱乐缺乏的现状。

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发展农村经济。

壮大集体经济。

增强个体的经济实力,有实力雄厚的集体经济,农村村民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才会有资金来源,教育文化卫生等。

公共事业才有资金来源。

要想真正改变农村面貌,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对于目前来说,赵卫东只是一个副书记,全县的工作,还是由书记县长做主,自已只是做助手的工作,可是在福桥镇。

自己是党委书记,是一把手。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