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言情>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第0449章 创造奇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49章 创造奇迹(1 / 2)

在十几年前,在常规战争的朝鲜战争中,我国军队以弱后的军事装备,战胜了以米国为首的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常规战争,米国肯定没有自信,能跟我们国家的军队打。

但米国有的是核武器。

大量的核武器,如果是用核武器,可以说是进行一次,一面倒的战争,他们是非常有把握的。

面对还没有拥核的我国来说。

绝对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但是,米国人也非常清楚,同样拥有大量核武器的国家还有苏联,而且拥有核武器的数量,跟自己不相上下,米国并不是自己一家独大,他有一个最大的敌人,那就是苏联。

想使用核武器。

就必须考虑到苏联的意见,否则一个不慎,引发核战争,后果不堪设想,就是强大的米国,也无法承受的严重后果。

中苏国家关系。

大恶化虽然始于1960年。

但苏联与米国公开联手,对付我国则始于,1963年与米国签定《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米国也正因为,看到中苏关系严重紧张后,而且很明显,苏联也是非常不愿意我国强大起来。

更不希望我国拥有核武器。

以影响苏联的核心地位,所以才会与米国签定限制核试条约,因此,米国也就想利用。

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何把这个。

正在快速掘起中的大国打趴下,这是他们一直都非常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当然,在对我国使用核武器,米国最大的顾虑还是苏联,如果苏联也同意共同行动,米国就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了。

米国觉得。

当时中苏关系如此恶化,苏联肯定会跟他们一拍即合,同意共同行动的,对我国进行核打击的。

历史证明。

主席的眼光,就是高人一筹。

我国原子弹横空出世,美苏果然只能在一边干着急,眼睁睁看着我国一举闯进核俱乐部,导弹、□□、卫星接二连三一气呵成,核大国地位从此牢不可破,我国的和平大环境,从此有了可靠的保障。

主席为我国。

抓住了一个又一个,稍纵即逝的千载良机,以高超的智慧和敏锐的政治嗅觉,从纷乱繁杂的信息中。

发现我国可以放心大胆核试。

而不必承担一切后果的关键。

1964年9月,正当米国拉苏联一起采取行动,对付我国核武器的时候,正是赫鲁晓夫,摇摇欲坠内外交困的时候,那时的赫鲁晓夫,已经焦头烂额,自身难保,甚至打算出卖东德,换取西德的经济支持。

而且,我国又是同一阵营中的重要伙伴。

如果此时,赫鲁晓夫胆敢跟米国人联手,对我国进行核打击,他的政治对手肯定不会放过他。

在如此困境中的赫鲁晓夫。

主席清楚他还能有多大能力和兴趣。

与米国人携手,对我国搞这么大的动作?主席对国际形势把握得,是非常精准到位的,他非常轻松自信的说道:“米国人不想单独干,要拉上苏联,这说明他们还是心虚嘛。”

米国人心虚,苏联人政治动荡。

与赫鲁晓夫没成交,心虚的米国人只能袖手旁观,主席非常注意了解各类情报,他清楚赫鲁晓夫能力和水平。

把苏联经济搞得一团糟。

苏联在1963年。

遇到严重的农业危机,不得不卖黄金买米国粮食,1964年的国爆炸原子弹的时候,正是苏联经济困难,国内对赫鲁晓夫的怨声一浪高过一浪,政治经济危机蓄势待发的时候。

在那样的形势下。

主席知道,此时的赫鲁晓夫,即使没下台,也承受不起,袭击我国核基地,与我国公开武装冲突的风险。

当然主席也知道。

美苏想联手对付我国核试验,他们合作才刚刚开张一年多,双方都是第一次,也搞不清对方的底细,都在互相试探,深怕上对方的当,都不敢贸然行事,对我国这个庞然大物下手。

可能会陷入长期武装冲突。

但是,主席为了赢得更大的主动权,也同时部署一系列措施,杜绝米国与苏联合作的可能性。

主席巧妙的让苏联感觉到。

跟米国人合作的严重后果。

让苏联联想到,一旦陷入与我国长期武装冲突的泥潭,很可能会被米国乘机抄后路,导致“社会主义大家庭”,土崩瓦解严重后果,使美苏两国联手对付,我国核试验增加更大的难度。

领袖根据自己掌握的情报。

再加上一系列谋略推波助澜,以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再经过仔细分析后得出结论是: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