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言情>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第0545章安排部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545章安排部署(1 / 2)

赵卫东把麦克风。

放到了林健雄书记的面前,林健雄把面前的麦克风,向下压了压开口说道:

“同志们。”

“今天这个现场验收会,意义非常重大。”

“也可以说是一决,动员部署的会议,美丽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次农村的巨大变革,是改变农村长期贫困落后,的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彻底改变农村面貌,为农村农民创造一个。”

“幸福富裕的新生活。”

“这将是我们全县,下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县委要求各部门、各乡镇立即行动起来,争取在明年的年底之前。”

“全部完成验收。”

“如果那个乡镇、那个部门。”

“无法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或者是没有能力、没有信心完成任务的,那么你可以向县委提出辞呈,县委会安排有能力完成的同志,去负责去做好这项工作。”

“同时要提醒大家的是。”

“美丽新农村建设是有规范的,周坑村就是样板工程,只允许做得更好,不允许做得更差。”

“因为他们。”

“是在没有样板的,情况下做出来的。”

“你们有学习的样板,能够发现其中的不足,并进行改进的优势,各乡镇村允许提前做筹备,但动工建设之前,所有的设计图书,必须交由赵卫东同志审核批准后,才能开工建设。”

“如果违反规定。”

“县委将会给予严肃处理,因为这个美丽新农村建设方案,就是赵卫东同志设计出来的。”

“只有他最清楚。”

“设计的的理念,最了解设计的意图。”

“所以由他来把关是最合适的,也是最理想的,可以这么说,今天的现场会,其实也是全县开展美丽新农村建设的动员会,希望与会领导干部,在会议结束后,回去立即部署,美丽新农村建设工作。”

“不仅要。”

“保质保量保时,完成这项工作,届时,县委县政府会组织工作队,分赴全县各乡镇。”

“检查落实工作完成情况。”

“县委办。”

“会专门编制简报,通报各乡镇美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公布全县各乡镇的,美丽新农村建设进度情况,所有的指标都会量化,各乡镇的建设工作成绩,也将成为干部考核提拔的重要依据。”

“今天的现场会,我就讲这些。”

林健雄简单扼要的,作了会议发言,台上台下又传来了,非常热烈的掌声,随后县长陈立军,也发表了重要讲话。

赵卫东拿过话筒说道:

“同志们,刚才林健雄书记和陈立军县长,都对美丽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希望参会的同志们,把林书记陈县长的重要指示,以及会议精神,带回去认真贯彻落实,确保美丽新农村建设工作。”

“保证质量按时完成。”

“因为周坑村的,美丽新农村刚建设好,还有很多的工作,等着他们去做,今天我们就不麻烦他们。”

“我们回到。”

“县招待所吃午饭。”

“另外有一个通知,福桥镇的所有镇村干部留下来,下午就在这里继续开个会,散会。”所有的参会人员,离开会场坐车回县城去了,赵卫东送完林健雄书记、陈立军县长,以及其他领导干部后,马上带着镇村干部。

到村部会议室开会。

在会议上,赵卫东宣布全镇各村的,美丽新农村建设启动,并再三强调,必须按照审核后的图纸。

进行建设。

会上还提醒他们。

今天也算是全县启动,美丽新农村建设的日子,全县上下都会紧急动员,开展这项工作,福桥镇算是近水楼台,提前开展这项工作,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得特别充分,更是有一批亲身参与,试点村建设的骨干。

而且各村的能工巧匠。

也都参与了建设,因此各村建设的条件就更为成熟,也可以做得更好,大家回去后马上动工。

争取在明年春节前。

完成美丽新农村建设任务。

开完会后,大家就在新村部的食堂吃了餐饭,其他镇村干部就都回去了,他们计划下午就赶到各村,部署美丽新农村正式启动,下午,赵卫东并没有回去,而是又马不停蹄的召开两委会。

在会上赵卫东肯定了。

试点村工作取得的成绩,也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于村里的工作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赵卫东知道。

在不久的将来,就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到后面更是分田到户,甚至把山林也分给农户,开始包产到户后,国家就开始向农民收公粮,村里还有一点留成,后来就连农业税也免了,村里就没有收入了,多数的村成了空壳村。

因此很多的村集体。

也留不住人村干部也没有威信,农民成为一盘散沙,造成很多行政村失控失管。

其实国家推行包产到户。

也是为了解决。

农民的收入低的问题,因为大集体的时候,村民的收入很少,不能让农民富裕,因此打算通过包产到户,来激发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争取更多的收入,开始只是将田包干给农民。

确实开始为自己种田了。

开始的时候村民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就那几亩田,就怎么精耕细作,也长不了多少粮食。

再加上包产到户后。

很明显农民家庭是没有能力,购买农业机械。

自然所有的田间劳动,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手工劳动,这也注定他们种不了多少田,因此包产到户很多年以后,农民并没有富裕起来,于是国家又考虑将山林分给村民,希望村民可以从山林上赚到钱。

事实上分到田。

分到山后的农民,并没有富裕起来,种田人均只有不到两亩田,除了全家口粮和公粮。

剩下就已经不多了。

再加粮价很低,还要除掉农药化肥的投入。

根本就赚不到什么钱,就是再加上山林,也收入很有限,无奈之下农民只能外出打工赚钱,后世农村多数都是人走楼空,最后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多数农村都成为空壳村。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