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开元盛世(2 / 2)

【另外,李隆基还特别重视边疆地区的管辖,同时又改革了当时的军事制度,把当时的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府兵也就是当时的农民,他们在平日农闲的时候参加训练,有需要了再上战场,这样做可以说是有好有坏,好处是节省了开销为国库省钱,坏处就是这样的兵不能长期战斗,他们还要回家收地干农活,而募兵制就是用钱招兵,给了银子好办事,来当兵的把银子拿回家,自然也不用再干农活了,所以在唐玄宗改良兵制后,大唐的兵力比之前更加强盛。】

【在提升军力的同时,李隆基任命太仆卿王毛仲为内外闲厩使,说简单一点就是主要负责当时作战马匹的供应,另外,他还命令扩充屯田的范围,大力发展屯田,增加了粮食和粮草的供应,这下子兵力、马匹、粮草全都有了,可谓是方方面面全都考虑到了,所以唐朝的战斗力当时直接全面提升。】

【但是这些都需要钱来支持,关于怎么充盈国库,李隆基也有他自己的办法,他发动了一场检田括户运动,这个检田括户运动简单来说就是下令让手下的人去各地检察,因为当时有很多人,仗着自己手里有点钱或者认识点当官的,就强行霸占农民的土地,这样他既不用交税还能从中得利,李隆基开展这个运动,就是为了让人去查被隐瞒的土地,检查出来的土地,全都分发给当地农民耕种,农民再因为种地交税,同时也因为有了地,收成好了,改善了家里的条件,这样下来,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国库的钱就多了几百万。】

【不得不说,李隆基前期真的是一个很贤明,而且有能力有抱负的君主,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让大唐的经济步入正轨,老百姓也都过上了好日子,兵力方面也无可挑剔,促进了整个大唐的繁荣体系,进入全盛时期,我们后世称之为,开元盛世。】

……

秦始皇时期

嬴政此时心情很难评价,他没法准确判断唐朝距离秦朝过了多少年,但是他扪心自问,听了方屏说的话,如果想让大秦也变成这副盛世,他需要多久能做到?

二十年?五十年?还是……成百上千年?

作为皇帝,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件事有多么困难,尤其对于现在的大秦来说。

之前方屏出现的一句话他记了很久,方屏说,现在的大秦根基还不稳,千疮百孔。

所以他现在能做的也不是好高骛远,而是踏踏实实的,一点一点来,这些道理他都知道,他知道担心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

嬴政轻叹一口气,他依旧没办法直面自己的死亡,虽然他现在已经不去吃那些丹药了,可他终究还是怕死的,怕这样一个硕大的秦国,扶苏无法支撑。

科举已经在咸阳城内开始尝试起来了,前两日收到扶苏的回复,说是城内读书的人还算不少,可这毕竟是都城,其他郡县恐怕连识字的人都少之又少,但嬴政没有放弃,哪怕选出两三位真正有才能的人,对大秦的现在和未来都无比重要。

更何况,还有这方屏的帮助……

嬴政忍不住想,人果然都是贪婪的,他作为皇帝也不可避免,如果能再得到一次方屏的奖励就好了。

……

武则天时期

小李隆基今年才十岁,还没办法把自己的心思完全隐藏起来,此时脸上挂着淡淡的愁容,与宫内太监宫女的欢喜形成严重的对比。

只有跟他关系较好的一名小太监同样愁容满面,凑到他身边:“殿下,咱们要不要……”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隆基摆手制止了,其实他大概能猜到小太监想说什么。

要不要反?他当然想反,可他现在才十岁,不要说有没有这个能力,就是真的能反又有多少人愿意跟他干?李唐后世多半已经被陛下杀光了,仅剩下的这样要么是对陛下没威胁的,要么是已经乖乖归顺的,更何况他现在要钱没有,要人没有,要兵也没有,拿什么反,自己的命吗?

至于要不要逃跑……

他看了一眼周围,苦笑了一声,恐怕这宫外早已被重兵把守,插翅难飞了。

……

唐玄宗时期

大号李隆基听着方屏的夸赞,表面上不骄不躁,实际上微微扬起的嘴角还是能看的出来他此时心情很好。

他大约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比常人心思更深,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今靠着大半自己的能力将唐朝发展的如日中天,不可能完全不骄傲,连带着心情也好了不少。

陈玄礼却有些担忧,他始终没忘记方屏说的,陛下这一生达到了很多帝王都未曾达到的高度,之后又被自己亲手毁灭。

他看着此时还兴趣斐然的样子,在心里叹了口气。

陛下啊,别高兴了!这讲完你的功绩不就该说到你的过处了吗!

果然,陈玄礼想的没错,讲完了李隆基的功绩后,方屏停顿了一会儿,其中的乐曲也变得更加凌厉,好似在惋惜和感叹。

……

【开元盛世下的百姓过得非常幸福,具体有多幸福呢?可以说当时从长安往西,甚至到了丝绸之路上,都有大量的唐朝士兵进行巡逻,以至于其他边境胡寇不敢前来侵犯,躲得远远的,商人们平日进货卖货再也不用携带武器防身,在一条条路上,田与田之间相互连接着,之前荒芜的只有几户人家的空地,也渐渐出现了富饶的景色。】

【当时都城内和一些相近的城内,大米、布料和一些生活用品都卖的十分便宜,百姓几乎每户人家都是欣欣向荣生活富足,在全国县城的粮仓里面,每个粮仓都堆的满满登登,这在我们后世,已经可以被称为小康生活了。】

【年轻时的李隆基,在百姓生活富裕后还建立了书院,开始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样的眼光和举动,让我年少时听说安史之乱后,常常怀疑是不是他晚年的时候被人夺舍了,要知道,培养人才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允许百姓设立私塾,就因为孩子有学念,哪怕是村里的小孩也知道礼让和说上几句先人的诗,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唐出名的诗人如此繁多的原因。】

【小时候的我以为,有这样的君主皇帝,开元盛世会一直持续下去,哪怕继任者不够聪慧,只要他不犯什么大的错误,都不会出事,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开元盛世后的大唐,由于李隆基自己晚年的昏庸,再度由盛转衰。】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