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tcFile = "/www/wwwroot/xin_floatAdc.txt"; 大明第一状师(夜怎眠)_第四十三章 回(2 / 2)_大明第一状师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新笔趣阁

第四十三章 回(2 / 2)

大明第一状师 夜怎眠 1353 字 12个月前

首先,这个人得是个读书人,只有读书人,能成为专家,不是,能去满口胡...不是,反正就是得要读书人。

尽管朱聿不喜文人,但治国需要儒学,儒学又离不开文人。

其次,这个人还要在文人里面是拔尖的,得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

而秦正源,就是当时的翰林大学士,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又是“连中三元”这种传说级人物。

以秦老在士大夫阶层和读书人中的影响力,有了他的正名,朱聿才能从乱臣贼子,篡位者的身份摆脱出来。

可结果就是,秦老跑了,跑去种田去了,让天子怎么也找不到他。

不过小老头还是聪明的,尽管他没有去帮朱聿正名,以此去享受荣华富贵,却亲笔写了封信,向天子推荐了自己两个学生。

一位是首徒杨子济,如今当朝阁老,正五品大学士,另一位就是于光,成为了都察院监察御史,正七品官职。

两位学生,都身居高位,可见秦正源的能力。

宋仁佩服秦正源的点不单单是他恪守臣子本分,尽管之前的上司被人弄垮台了,但他没有选择跟随新的上司,享受高薪待遇,而是直接撂摊子,老子不干啦,种田去啦。

要知道,如果当时秦老为新皇帝正名,现在不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起码也是在朝堂上跺个脚都能震三震的存在。

但他没有,他选择坚守自己的本心,选择了忠诚。

也是在永康帝执政一年后,种田种的皮肤都黑了的秦老发现这位皇帝好像还不,才让自己两个学生入朝为官。

另外最主要的一点,也是宋仁最佩服的一个地方,就是这小老头是连中三元的存在。

对此,宋仁起身朝着秦老行了个礼,他之前还以为这老头和黄有道是一伙的,言语上有些不尊敬。

秦正源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宋小友制出的散茶,虽不似团茶那般煮起来步骤分明,少了些许雅兴,却让更多的百姓接纳,本就是饮物,读书人却视茶为礼,彰显自己多么与众不同,只有你改变了这件事,让茶叶回归淳朴,此乃大善,并且,你做得菜味道很不!”

宋仁谦虚的说道:“误打误撞罢了,若是秦老喜欢,此后每月都让茶庄给您免费提供特品茶叶数斤,秦老你先别拒绝,这是晚辈的一点心意。”

“老夫心领了,不过功不受禄,老夫可不缺钱。”

“这不是钱的事,晚辈这不是想要酿酒嘛,想用这茶,向秦老讨几个字。”

“哦?”

秦正源轻捋长须,“可是像伯升那般,写几个小篆,让你拓印在瓶子上?”

“正是如此,等酒酿好后,酒庄也会每月免费向您提供烈酒数斤,作为酬劳,反正以后都按时给您送来,至于您收不收,怎么处理,那就是您的事了。”

秦正源看着面前青年一脸诚恳的样子,笑着摇了摇头,算是收下了。

人情世故纯熟,脑子里的点子也奇妙,又才华横溢,饭做的还好吃,更主要长的还仪表堂堂。

秦老怎么也法将此刻的宋仁和坊间传闻里那位颠倒黑白,四处给人当狗腿子的状师“宋不仁”重合起来,如果非要找个原因,可能真的就是像于光说的那样,为了百姓,为了公道,忍辱负重等一个机会,等一个能让公道存在公堂上的机会。

虽说这样有些城府,让人忌惮,可初衷,是为了黎民百姓,是值得敬重的。

一旁的于光笑得很开心,因为宋仁当初也是用同样的话,让自己写上那几个字。

“宋贤弟,这酒虽然没有我的题字,但见者有份,愚兄,也好酒啊。”

“那不行,我那是孝敬秦老的,你想要的话,我最多给你打个十折。”

“...”

回江都县的马车,停在了书院门口,秦老有些不舍的拉着宋仁的手,语气有些恳切,“若闲暇之时,可以来看看老夫,老夫对你的著书很是期待。”

秦老的样子,让宋仁不禁回想起自己每次离家回学校时,母亲依依不舍的表情。

人老了,总是孤独的,想孩子陪伴,又怕耽误孩子。

宋仁行了一礼道:“晚辈一定会再回来给秦老做饭吃。”

秦老笑的很开心,眼里带有些许泪光,“好好好,好孩子,好孩子,好好做官,做个好官!”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