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听面红耳赤、眼圈发红,我就是那个曾经的渣男啊,顾不得多想,又急切地问“她老家具体地址知道吗?”“说是回老家A城,详细地点说不清了。”大姐说。
我致谢后挂了电话。感觉到外面很冷,不由裹紧大衣。
开车返回途中,因为走神,与一红色轿车发生剐蹭,估计我开的太慢,司机有急事要超车,于是加大油门并列的那一刻,剐蹭到我的车门。
对方是一对夫妻,男的戴着眼镜一脸紧张,毕竟我的车在这里也算豪车吧。女的一看不妙,随即开启先发制人的不讲理模式:“嗯?你怎么开车的?这速度赶上蜗牛了!这不怨我们知道吧!我们急着去火车站接孩子的。”然后巴拉巴拉。
倒是男的很诚实,下来说:“哥,不好意思,我们有急事,你看要不我们赔钱,要不就走程序.....”
我听说去接孩子,赶紧摆摆手让他们走:“没事,这事我也有责任。快走吧。”
男的连连致谢,女的没有料到我如此态度,随即不好意思的扶着眼镜说:“哈,那我们先走了。”
然后钻进汽车绝尘而去。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化干戈为玉帛,也是一妥善处理的办法。
如果换成从前,女子的言行定会让我火冒三丈,一场口舌之战在所难免,甚至直接打起来也有可能,但现在我不再那么冲动、好斗,我想在这世间,即使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事,静下心来,办法总比困难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依依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做事风格,是她告诉我,对别人要宽容,大度,遇到困难或者麻烦,能帮就帮,别太计较。古人云:“人至察则友,水至清则鱼”。你做的这些,说不定有一天会让自己受益。
当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忽然记起她曾说老家坐落在一个美丽的北国城市,与大连相邻,我知道那里冬天异常寒冷。
依依大学毕业后来到我们哈城发展,因为父母去世,也就没有什么牵挂,像多数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一样,在这异乡土地上奋斗,努力想扎根下来,用勤劳和汗水创造者自身价值,实现人生的诸多目标。他们都是一群可敬、可爱的打工人。他们是你、是我,也是依依。
但因为我的渣,她最终带着冰冷的心回到故里。换了别人也许这个故事到此为止了,但因为我的良知,想去弥补过,不想这辈子留下遗憾,我还是决定此日启程,踏上了开往A城的高速列车。
从此掀开了跌宕起伏、曲折婉转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