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刘老师对我更加视如己出,经常给我买衣服、做好吃的,陪我聊天,在她身上我感受到浓浓的母爱。有人开玩笑对母亲说:你这儿子快被刘老师收买了。
母亲却很高兴,她说多一个人对自己儿子好,自然是好事,自己求之不得呢。
她也时常做了好点的饭菜,让我给刘老师送过去。这也许就是投桃报李吧。
父亲在外工作,只有周末回家,所以我基本就是在母亲和刘老师两地吃饭。
有一次我们家炖了一只老母鸡,满屋飘香,妈妈把最好的肉和鸡腿放到搪瓷缸子里,盖上盖子,用毛巾包好,让我趁热给刘老师送过去。
那天去找她,进门看到一白净、秀气的男子在他宿舍。她羞涩地给我介绍是她未婚夫,刚从大城市赶过来,让我称呼他冯叔叔。就在男子抬头那一刻,我清楚地看到了他眉心上下排列的两颗痣!
许多前尘往事如电影一样在我脑海浮现。
我的记忆渐渐复苏。
他就是神秘老人说的眉间有两颗痣的人!
他就是依依未来的父亲!
我一直苦苦找寻的人!
我所有的等待终于看到了希望!
我要阻止他出远门!
刘老师接过鸡肉,高兴的不得了。
邀请我坐下一起吃,于是我坐下边吃边观察着他。
我感觉他是个好人,说话彬彬有礼,一看就是文化人,对刘老师也不,但接下几天里发现,他们相处的并不好。
据了解,冯叔叔是个很爱学习的人,跟刘老师都是早年下乡知青,两人在共同的学习和劳动中产生感情,后来国家恢复高考,冯叔叔因为从来没有放下书本,所以第一年就考上了大学,学了教育专业,毕业后分到大城市的学校从事教育工作,两人经历好几年的鸿雁传书,刘老师却一直留在农村。他这次来就是来动员刘老师回城市的。
毕竟两地分居,年龄都奔三十了,再不结婚,恐怕孩子也耽误了。这次来就是商议两人回去结婚事宜。刘老师同意结婚,但不肯回去,因为舍不得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她说自己习惯了这种生活,要扎根在这片土地一辈子。结婚后分居两地,寒暑假再团聚。
冯叔叔不愿意,说你看这条件多差啊,前段时间不是小章救你,你险些丢了命。你就甘心在农村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待一辈子吗?
刘老师怪他不了解这里,说现在农村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实行包产到户,农民渐渐富起来了。不是他想象的那样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