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就是这样,一有点风吹草动的,就弄得满村皆知。
这说话的人是梁金花的娘家大嫂,姓田,同辈的喊她田嫂子。
梁金花嫁在了本村,经过娘家的时候,忍不住跟自家大嫂吐了吐苦水,说说自己的委屈。
田嫂子倒也不是非要帮小姑子出这口气,实在是小姑子给的太多。
她帮人做媒可是能收不少东西的,而且除却人品外,她还是挺会来事的,田嫂子可是得过这小姑子不少好东西,自然是要帮她说话的。
这话分明是讽刺梁兰英呢。
谁都知道宋小四傻,这么些年活儿也没干多少,光会吃了,哪个人家乐意娶这么个媳妇儿回去供着。
梁兰英朝田嫂子看了一眼,脸一沉,声音都提高了三分:“田嫂子,说话可得讲良心,梁金花若诚心给我家小四介绍对象,那我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提扫把赶人。
可她太不是人了啊,大伙儿给评评理,我们小四才十八岁,你给找个年纪可以当她爹,还拖着五六个孩子的也就算了,但那人可是打死了两个老婆的,我们家小四没啥心眼,这不是要把她往火坑里推嘛!”
“哎哟,这说的不会是胡芦村那个王大宝吧?”梁兰英一看,是周婶子,心里立刻就稳了,周婶子为人泼辣敢说,是个不的人,关键是,她娘家跟王大宝家正好是邻居,两家向来不对付。
问她怎么会知道这么详细?
这不是旁边有个同为胡芦村人的老闺蜜给科普嘛。
周婶子瞪向田嫂子:“你说同一个村的,金花怎么能那么坑人呢,那王大宝前头两个媳妇儿倒不是传闻的被王大宝喝酒给打死的,而是被王家那个死老太婆磋磨死的。
那老太婆不干人事,把那俩媳妇当牛马使唤,生了孩子也不给坐月子,稍有不顺心饭都不给吃,活儿还不能不干,不干就指使王大宝打媳妇。我娘家葫芦村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知道,这谁敢把女儿嫁过去?”
葫芦村之前是葫芦公社,现在改为村子,算是个大村,离九里弯远一些,离镇上倒是近些,村里有学校有卫生所,条件可是比九里弯要好上许多,所以也是很多人愿意嫁到那里去的。
之前梁金花就是拿着这点使劲吹。
这会儿地里已经陆续来了不少人,听了周婶子的话,不由吸口凉气,纷纷指责起梁金花和田嫂子不地道。
田嫂子挂不住脸,反驳:“也不看看宋小四啥样,能找到像王家那条件的就不了。”
有些人对梁金花的行为鄙夷不屑,为了挣那点媒人礼,干这缺德冒烟的事。
也有人觉得田嫂子的话没,现在的人多重男轻女,在他们的印象里,女娃根本不值钱,宋小四是个傻的,根本嫁不出去,这会儿有人帮着说亲就不了。
梁大队长过来,听着众人议论纷纷,黑着脸呵斥:“不干活瞎唠叨啥呢,分到村尾那片地的人都割完了。”
众人一听,也顾不上吃瓜了,一个个赶紧干起活来。
十月的九里弯依旧是烈日炎炎,金色的稻田里,有人在田里勤快劳作,也有人顶不住烈日,躲在树荫下偷个懒。
“哎,那谁家姑娘,怎么没在村里见过?”佟生坐在树下,一双眼睛直勾勾盯着不远处。
佟灿灿从他背后探出头一看。
嚯,好俊一大姑娘!
宋问宁挎着个篮子左顾右盼,这田里到处是弯着腰割稻子的人,她压根找不到梁兰英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