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呗。”同学们都不意外。
“你们怎么知道的?”
一位同学翻了个白眼,“会长离开前说了,他家里人给送饭。”
小胖有些沮丧,合着就他不知道。
“来的是江家哪位?”同桌推了推小胖。
大家都想知道,附近的同学竖起耳朵,离得远的同学围了过来。
“不是江家人,”小胖停了会儿,“是会长的合租室友。”
“会长在外面租房子住?”
“应该是,会长开学就办了走读。”
“还以为能看到会长大战良亲戚……”
“……”
陆唯昭为江别故的交友问题烦恼了一晚上,第二天江别故刚走,陆唯昭就从被窝里爬起,吃过早饭匆匆赶往九珍阁。
陈粒看着陆唯昭将九珍阁大小厨房的所有面点食材集中到一起。
“你终于打算和李悟抢生意了?”
陆唯昭笑了,“我可比不过三师兄,我是打算做来送人的。”赠送礼物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简方式。
“送人?”这是得送多少人?
“送同学的。”
“你要去上学?!”陈粒惊异,师父早年间在各地学习,小昭从未在哪一所学校好好呆过,好在陆唯昭异常聪慧,仍旧考上了名校。小昭身为师父的儿子,师父却从不认真教他厨艺,小昭有一段日子对厨艺表现出莫大的兴趣,时常请教师父,他们四人也劝师父让小昭当小师弟。曲雁回却摇摇头,解释到陆唯昭缺少对厨艺的热爱,他们有些不解,陆唯昭天天来问做菜的事还不够热爱吗?曲雁回说:“他那是为讨我开心,做给我看呢!小昭这孩子哪都好,就是太淡漠了,论是对事、对人、对物。”
陈粒几人觉得曲雁回有些小题大做,小昭哪里淡漠了,喜欢笑,朋友也不少,别人找他帮忙也会尽自己全力。
曲雁回接下来却道出了许多他们未注意的事。
刚开始游历,陆唯昭年纪尚小,曲雁回为了照顾他有意在一个城镇停留了两年,两年时间小孩交到了朋友,有熟悉的同学、老师,还有热心的邻里,曲雁回做好了陆唯昭哭闹不肯走的准备,可陆唯昭得知要走的消息脸上的表情变都未变,干脆利落的收拾行李,没有哭,更没有一点不舍的神情。
与陆唯昭交好的孩子都哭着跟他告别,留下联系方式,一遍遍确认陆唯昭会再回来的。陆唯昭口头答应,却一次也没和他们联络过。曲雁回注意到,陆唯昭从不会告诉别人自己的联系方式,也从不会将别人的不舍放在心上。
曲雁回这才意识到孩子的不同,他对所有事物的喜爱都是浮于表面的,好像就是为了展现给外人看的,他这个年纪应该去学校,陆唯昭就去学校;他这个年纪应该交朋友,陆唯昭就去交朋友;他这个年纪应该有自己的爱好,曲雁回希望他热爱厨艺,陆唯昭又何乐而不为呢。
听完曲雁回的话,他们细想小昭过去的一些表现,不得不承认陆唯昭确实和普通孩子不一样。
他们师徒五人谁也不是教育家,也都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对陆唯昭这种生活状态他们忧心忡忡却不知如何是好。师父提议要先让小昭试着表达自我,不再以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师父引导小昭表达对上学的看法,陆唯昭表示上学对他没有一点用处,曲雁回从此不再给陆唯昭找学校,陆唯昭自己找他认为有学问的老师学习。
师父开了个好头,小昭考上了名校,开了自己的公司,如今回了国,又想重新回归校园,怎么看小昭都会越来越好的。陈粒看着陆唯昭忙碌的身影想着。
陆唯昭一共做了三种点心,装了六大盒,拎起来重的很。陈粒又给他塞了一堆珍馐宴的卡,塞卡算是曲雁回师徒五人对陆唯昭表达爱的方式。
江别故在校门口看到陆唯昭手里巨大的袋子有些吃惊,今天的午餐是不是有点多?
“点心你拿到教室去和同学们分。”好吧,是他自做多情了。
眼看江别故脸色要变,陆唯昭补充道:“家里还有你的份。”
不应该都是我的份吗?江别故可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
江别故拎着巨大的点心袋子进了教室,把点心放到课桌上,取出一盒,打开,香甜的味道蔓延开来。于众目睽睽之下,江别故淡定的拿起一块放进嘴里,嘴馋的同学已经不知咽下第多少次口水了。
江别故拿着点心盒走到教室门口,取出一块放到第一位同学的课桌上。
会长发吃的了?有同学往窗外一望,外面也没下红雨呀,今天的太阳也是从东边出来的。
第一个拿到点心的同学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开口:“谢谢会长!”
江别故提醒道:“我室友做的。”
同学立马意会,“谢谢会长室友!”
江别故这才点了点头,继续往下发点心。每发到一个同学,那名同学都会说一句谢谢会长室友,江别故一共帮陆唯昭收了四十六句感谢。
高三(11)班的教室里弥漫着点心的香气。
这点心也太好吃了,一口吞下的同学已经开始后悔,满屋的点心味儿,可嘴里已经啥也没有了,早知道小口小口吃好了。
“会长,你租的房子还缺室友吗?”一位被美食冲昏头脑的同学大着胆子问。
“滚。”跟他抢昭昭,想都别想。
“好嘞!”说完圆润的离开了。
这样才对嘛,刚刚那个给大家发点心的会长肯定是他们在梦里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