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懿气鼓鼓地把赵书勤推开,不声不响地转身就走。赵书勤赶紧追上去,不停地责备自己,再次表达歉意。何淑懿没有理他。两人回到火车站。赵书勤请何淑懿在站前广场等候他。他去排队购票。
“不用去排了。开往林城方向的火车已经停运了。能买到,人家早就买了。我在这广场转了一天一夜,听到一些人议论想回林城去过年的事。但已经买不到票了。”何淑懿冷冰冰地说道。
“我知道。由于我们南方发生大面积雨雪凝冻灾害,导致铁路输电线中断,湖南开往我们清江的列车已经停摆了。但我们可以先坐到湖南长沙,再想办法前往清江。”赵书勤成熟在胸地说道。
“可到长沙后我们还是不能及时回清江啊。按天气预报的说法,南方的雨雪天气短期内还会加剧。飞机不通,汽运也不通。我们如何回去?难道走回去吗?”何淑懿嗤之以鼻地说道。
“先去长沙嘛。天气预报也不一定准啊。再说,车到山前自有路。长沙距离我们清江较近。到那里后,总会有办法的。”赵书勤焦躁地说道。听何淑懿的口气,她似乎不想立刻回去。这哪能行呢?他现在是归心似箭,巴不得马上就回到天同。母亲摔倒,下不得床,人照料;妹妹意外怀孕,不得不接受流产手术,现在仍躺在医院里;蒙晓璐约他在炉江见面,他不能食言。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他尽快赶回去处理。他心急如焚,如鲠在喉,哪里还有心思继续逗留东北。
果然,何淑懿并不着急马上返回清江。她坚持等待南方的天气好转后再做打算。她想去北京玩几天。但赵书勤坚持立刻回去。于是,两人又争执一番,但谁都法说服对方,还差点大吵起来。赵书勤只得佯装迁就,说其实自己也不想立刻回去。可身上盘缠马上告罄,他又联系不上父亲赵德胤。所以,他建议两人还是尽早动身南下。否则,一旦旅费枯竭,他们就被动了。
这一招果然奏效。何淑懿不再打算去北京旅游了,但仍坚持先不回炉江,就在苏赫巴托盘桓几天。因为她身上还有点钱,可以供两人支撑几天。赵书勤马上表示何淑懿的钱暂时不要动用。万一出现紧急情况,他俩也好周转。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何淑懿犹豫不决。赵书勤趁热打铁,说宋司长已经离开炉江,回到北京了,她不用再担心这个老男人的骚扰了。他知道,何淑懿不愿返回炉江,多半是因为宋司长。她不想见到这个人。只要打消她这个顾虑,她可能就不再坚持自己的主张了。
何淑懿沉吟良久,最后点点头,说就听从赵书勤的安排,先回长沙。但她表示,到长沙后,假如天气一直不见好转,她也不想滞留在那儿。她会重新北上,到北京游玩。赵书勤必须全程陪同她。而且,她也将重新考虑她与赵书勤的关系。因为她觉得,这么久来,一直都是她在单方面付出。她丝毫都没有感受到来自赵书勤的多少关心和温情。她感觉很累,很失望。赵书勤淡淡一笑,大度地表示会尊重她的意见。
但大度归大度。听到何淑懿说要重新考虑跟他的关系,赵书勤不禁涌起一阵莫名的失落和难过。他到底还是适应了她的存在,因而不想割舍。和她在一起,还是充满了快乐。只是,难过也好,失落也罢,他都应该展现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的宽广胸襟,坦然面对她的离开。他不能脚踏两船,在两个女孩之间周旋应付。那样会很累。而且,他年纪轻轻就在不同女孩之间闪转腾挪疲于奔命,对他的名声也是一种损毁。别人会以为他是一个轻浮浪荡的滥情种子。所以,何淑懿的离开,对他其实也是一种拯救。至少,他可以一心一意地跟蒙晓璐发展,而不必考虑何淑懿的感受。更何况,在他的内心深处,蒙晓璐还在牢牢地霸占一切领地。何淑懿从未真正进入过这个世界。是以,他也从未认真对待过何淑懿的这份感情。
当晚,赵书勤高价从黄牛那里买到了两张前往吉林长春的火车票,带着何淑懿离开了苏赫巴托。他决心先去长春,再作南下的计较。毕竟,长春是大城市,各方面资源都要比苏赫巴托丰富,条件也比较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