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罗列,美酒飘香。饥肠辘辘的一众宾客,少不得风卷残云,大快朵颐。觥筹交之际,谈笑风生之时。不知不觉中,大家都醉了。
龙叔年迈,喝了几杯,便醉得一塌糊涂。嘴里不断哼唱:“闹哄哄贾府多繁华,白茫茫大地多干净”。众人不解其意,问赵书勤。赵书勤亦假装不明,一笑了之。
龙叔要赵书勤送其回家。赵书勤不便推却,只得打了个车,将龙叔送到位于城北的家中。龙叔住在一个名叫翰林苑的小区里。这是一个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旧小区,当时主要供三线建设的高级知识分子居住。后来,三线建设政策调整,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次第被分流到沿海地区。小区住房空出。龙叔从乡下到炉江谋生,便租了一套作为落脚之地。后来,政策允许买卖。龙叔索性就买了下来。龙叔一家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儿女长大后,在龙叔的帮衬下,陆续在省城买了房子,就搬到省城居住去了。老伴也随儿子去省城带孙子去了。龙叔一来舍不得炉江,二来工作单位也在炉江,所以就没有跟着去。
龙叔住在五楼。楼栋内楼梯狭窄,灯光幽暗。龙叔又醉得连路都走不稳,遑论爬楼梯了。赵书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搀到家中。赵书勤担心龙叔吃不消,又泡了一壶加糖绿茶给龙叔醒酒。几杯茶下肚,龙叔渐渐清醒过来。对于赵书勤把他送回家的举动,龙叔万分感激。之前,每次在外面喝醉,他都是躺倒路边。酒醒后,才回家。两人一边品茶一边闲聊。从龙叔口中得知,翰林苑连同周围的整片棚户区将进行拆迁改造。全部住户将被安置到工业园区那边去。
“那边离市区这么远,大家能答应吗?”赵书勤疑惑地问道。
“肯定不答应啦!所以,政府目前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答应补偿双倍面积的房子和部分现金,外加优先安排在工业园区就业。”龙叔眯着眼吞云吐雾道。顿了顿,他又神秘地问道:“你知道背后的老板是谁吗?”
“谁?”赵书勤好奇地问道。
“我们老板!”龙叔自豪地回答。
“卞总?!”赵书勤诧异道。
龙叔点点头。
“他哪来这么多钱?”赵书勤觉得不可思议。拆迁改造这种项目,动辄需要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卞志和才斥巨资打造他的煤化工产业,如何还能拿出这么多资金呢?
“这个,你就太小瞧我们老板了。”龙叔深沉地说道。“老板在炉江经营这么多年,早已经攒下雄厚的资本和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打个喷嚏,炉江都要抖三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