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米三壮回来了。
进门看到挨打的招娣,冲着自己媳妇抱怨道:“娃都大了,别动不动就打她。”
这才刚刚看到米大勇和米栗。
“大哥来啦,你不是在县里卖饭吗?咋提前回来了。”
米大勇:“我回来就是和你商量这件事的。你嫂子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就想着让你家招娣去帮帮忙。”
米三壮没开口呢,张杏花抢先说:“你们一个小摊子,咋还要人去,嫂子一个人还忙不过来吗?”
“对啊,大哥。小摊子,让嫂子自己来不就好了。我家这招娣,天天被她妈打的跟个鹌鹑似的。帮不上啥?”
米大勇,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才慢吞吞说:“我们开的是个铺子,生意还不,春花,自己忙不过来,这米栗过两天也要去上学了。”
“这开个铺子要不少钱吧!”张杏花一脸焦急的询问。
米栗看着已经和小叔在一边说起来的父亲。自己回答了婶子的问题:“是啊,我们家的钱都压在这个铺子上了。”
张杏花:“生意有这么好吗?”
米栗也不客气,直接说:“婶子,这和卖鸡蛋可不一样,这小饭馆,开多了可就没生意了。而且,这和手艺关系很大的。”
张杏花想着自己家现在还在做的鸡蛋生意是从哪里来的,一时间也有些脸上挂不住。
那边小叔已经拍板了,“就让招娣跟你们去吧!”
张杏花不干了,当即大声说着:“这也不能白干吧!大哥你咋样也要给点工资吧!”一旁的盼娣也不再沉默,连忙对米栗说:“大堂姐,我也想去。”
她可不傻,招娣走了,家里的活可不就全堆到她身上了。
米栗冲着盼娣笑了笑说:“我家只缺一个。”然后又对张杏花说:“工资给的,一个月6块钱咋样。”
张杏花,仔细想了想,说:“能不能让盼娣去,这招娣我用习惯了。家里不能少了她。”
“对啊,对啊,堂姐,我去吧!你看我比我姐长得可好多了,你这开店也要好看点的不是吗?”
米栗仔细打量了一下二堂妹盼娣。和招娣比,确是好看,手指纤细,也就比米栗的手差上一点。再看招娣,那双手根本不像17岁的姑娘的手,看起来比她妈张杏花的手还要粗糙上几分。
“我家小本生意,婶子要是不要招娣去,那我就从县里找吧!”
话音刚落哦,张杏花就急了,一个月白捡的六块钱,到嘴的鸭子,不能飞了。
“就招娣,让招娣去,这钱你可要给啊!”
米栗:“那是肯定的。”
米栗给出的工价确实是低,可是80年代初,大城市的的职工平均工资也不过是40块。18线都排不上的小县城,还是未成年有6块钱就不了。
自己家的流水米栗心里有谱,除去成本,一天能有20-30的收入,但是一家人的吃喝,米栗也不是很想委屈自己,花钱也就有些让米妈心疼,但是米栗遵从的是:哪个富婆的钱是节俭出来的。
这只是刚开业,等到了暑假,寒假人流量就会锐减,基本没有收入,还会空耗房租。
这些零碎的钱,放在21世纪,一杯奶茶钱都不够,但是在80年代的农村,确是很多家庭不敢想的数字。
事情谈妥,米栗跟着米大勇就回自己家了。
她们走后,米三壮的院子里。
盼娣仇怨的看着姐姐招娣,张杏花则是小声嘱咐着招娣,招娣站在一旁老实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