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飞快,转眼来到了七月,“高考”在万众瞩目中,款款而来。淇水中学里,高一满脸懵懂,高二内心默默观察着高三的学姐学长们,期待着他们考出一个好成绩,这样自己明年也就有了参考成绩,高三的学生们,或忐忑不安、或胸有成竹、亦或欲求,完全摆烂了。
七月同样是农收的时间,米大勇和家人吃了一顿早饭就歪歪斜斜骑着凤凰牌自行车回家了。米妈看着丈夫不靠谱的骑车技术,一脸担忧。在后面招呼着:“大勇,你骑慢点,小仓还在后面坐着呢!”
“知道了~摔不着的。”随后又嘱咐身后坐着的小小身影,“小仓啊~抓紧爸爸衣服啊~”
“好。”小仓脆生生的声音坚定地回答。
这一幕,未来功成名就的米栗,也是记得清清楚楚,记得米大勇摇摇晃晃的骑车姿态,迎风扬起的衣角。
米妈转身和米栗说道:“你说,你爸抽什么疯,非要米仓回去,说什么你奶奶想孙子了,她那么多孙子,我怎么不信呢!”
米栗想到昨天爸爸和自己的解释,“妈,米仓这几个月,你也看到了,以前总是感觉三魂七魄少了那么一魂一魄的,现在这不是好了许多吗?爸估计是想带回去给咱村里的亲戚看看,出出气吧!”
说道米仓的变化,米妈脸上也露出了笑意,“那是,咱米仓还会认字了呢!明年就让他上学去。”
“对了,你赶紧上学去吧!最后几天了,咱不管考得咋样,这最后一班岗总要站好的。快去,快去。”米妈催促着米栗快去上学,转身回去铺子,和招娣一起收拾桌子去了。
到了学校,刚坐下,同桌齐超就小心的凑过来,暗搓搓问米栗有想考的大学吗?将来志愿怎么填写呢!
米栗也是最近才了解到这个时代的志愿填报规则。上辈子是个艺考生,拿到艺考合格证,出了文化课分数后,光是平行志愿就可以填四五个,而且基本上是都能录取的,很保险。
但是80年代不是,考试结束后,学生自行估分,然后盲填志愿,假如学生报考的是一类院校,但是分数却只在二类院校线,那就是落榜。同样,报考二类院校,但是成绩在一类院校的分数线上,也同样没有修改的机会,只能老老实实去二类院校报到。
这,是有些运气成分在的。
米栗也知道这是不公平的,但是她在后世享受到的人性化的志愿填报,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次次修改才得到的。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米栗将语文书本展开,随口回答道:“当然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