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众人也从训练弹用上了标准子弹,除了每天日常需要进行的枪具稳定训练,耐力训练、负重训练、五公里训练长跑……现在又增加了一项射击准度训练,陈芃健的严格要求和其自身的强大实力,众人莫敢不服。
陈芃健知道两个月的时间,(现在仅仅剩下一个半月)要让这些人从“零基础的小白”到“百发百中的神枪手”,那就必须只练手枪和步枪,没时间给他们普及狙击步枪的运用,所以在陈芃健的计划里是不准备给这些人用狙击枪的。
今天陈芃健发现了异常,往日里下午四点就结束全部训练,今天众人未被要求的情况下自主加练一个半小时,陈开始意识到,这群年轻人,很有自己当年的样子。
晚饭期间,所有人都已经用缅语进行日常交流了,陈芃健的教学是成功的,学以致用从来都是我国传统,我们学一个东西,一定是奔着很强的实用性、针对某件事去做的。
陈芃健看到此刻装备的齐全,训练的有素,心里在暗暗想着要不要不学客家话了,因为时间短,而需要训练的事物实在太多,而且面对的不过是一群只能欺负手寸铁的普通百姓而已的缅甸土鳖。
陈芃健看到最近学员们有立下决心努力训练的征兆,也倍感安慰。
他决定去检验一下这些人的训练成果,走到靶场,问为首的林旭桐(林负责帮他们记载射击数据),“林小姐,请问这些人练得怎么样?有10发里面八发九环以上的吗?”换做是别人,面对一群新兵蛋子,他们的教练员就问出这样的问题,会被人怀疑是不是脑子有问题,然而这些人都是天赋异禀而且刻苦训练,再加上陈芃健的优秀训练方式,可谓如虎添翼,林旭桐说道:“目前有十二个人有这种成绩。”剩下的也都近乎了。
陈芃健看到这些人,意气风发,不禁想起一首毛主席的诗: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