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想至此,摇手道:“林公子,既非吾朝之人,就别管吾朝之事,还是先将大学城完工交付吧。”
你还真是一条道要走到黑啊,林秋叹气。
既然系统给出的任务,要求林秋在不影响历史进程的情况下,拨乱反正,那么林秋就要另外寻找一个能够替代王莽的人。
林秋知道,西汉末年王莽新政,最后还是终结在刘姓手中,而此人名叫刘秀,只要找到刘秀,帮助他取代王莽,自己这个任务就应该算完成了。
不过这个时候,又没有户籍制度,又没有联网,林秋又不是当朝的要员,要在全国找一个这样的人,不是件容易的事。
林秋正为此事烦恼呢,刘秀却自己上门了,得来全不费工夫。
王莽的一言一行,在当时都是标杆意义的,他亲自到林秋的工地视察消息,随即就传播了出去。
于是乎,他前脚刚走,后脚林秋的工地上就迎来了一批批的参观学习代表团。
在后世,林秋最烦的就是这个,一个个什么参观团检查团的莅临检查,自己这边还要组织接待,吃好喝好还要向他们汇报工作。
不过,幸好王莽新朝推行节俭,这些来参观的林秋也不接待,最多安排田峰带他们在工地里面逛一圈,工程的进度和施工技术,足以让这些汉朝人目瞪口呆了。
不过这一次,林秋决定自己接待,并在工地办公室内,设置了一桌宴请,因为来的不是别人,是当朝的国师刘秀。
王莽来后,朝廷中的官员或者个人或者几个一起,都来参观,当听到国师刘秀也要前来,林秋心头一震,原来刘秀就在王莽身边,而且还当起了国师。
这就好办了,只要说服刘秀,渐渐架空王莽,在合适时机后,取而代之。
刘秀是个瘦小个子的中年人,头发用发髻挽起,眼睛细长,卧蚕眉向两边挑起,鼻子有些尖,一开口声音有些尖厉,似乎有人用铲子刮着锅底。
“呵呵,林公子果然神人,朝廷上下都在称颂,我是早该前来的。”刘秀一见林秋,便双手一抱,大袖顿时翩翩,颇有些仙风。
“国师大人公务繁忙,到我处指导工作,我们是万分荣幸。”
“啧啧,啧啧。”刘秀一边缓步在工地,一边嘴巴里不断发出惊叹,“今上一直称赞林公子的本事,今日一见,老夫顿生感慨啊,正是后生可畏,我朝中兴有日啊。”
林秋很耐心地解释了大学城的布局,以及各分地块的合理运用,并将未来的预期逐一做了介绍。
“林公子,你说多少人?”
“每年可以接纳新生数千人,几年里就是几万人的规模,而且还可以扩大。”林秋将大学城能容纳的学生数告知了刘秀。
“妙哉,妙哉,此一来,我朝的太学生人才就取之不竭。”
人,是最重要的,有了人才的基础,以后就能成事,林秋心念一动,便道:“太学城未来,还缺一个校长,国师可以兼之。”
试探气球已经抛出,就看刘秀怎样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