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行来,刘秀不断在摸林秋的底,林秋和他随便聊着,也讲了自己来自后世的一些事,听得刘秀云里雾里,但一牵涉到关键问题,林秋就打哈哈了。
到目前为止,林秋大概率确定这个刘秀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但肯定不肯定,还是有些疑问的,万一再出一个同名同姓的呢?
关于后汉取代王莽的这段历史,他过去了解得并不多,一切还是应小心对待。
刘秀见识过林秋的本事,心中一直暗自揣摩,只要林秋帮他动用武力,这天下还有拿不下来的吗?
林秋明白他心思,肯定不会按刘秀的想法去做,林秋的目的就是让这段历史走上正轨,如果刘秀确实是真龙天子,那主要的事情还应该由他自己办,还是一句话,开挂可以,但不能全靠挂。
刘秀这一路过来,并没有莽撞的依靠武力,他每到一地,首先拜会当地的豪强和三老,并且也接触王莽手下的官员。
他更多的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天下大势,以及汉高祖创业理想和文景之治,又谈到武帝的宏图大略,说明这天下本来大家都可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
但自从王莽代汉来,开历史倒车,胡乱施政,将天下弄得民不聊生,狼烟四起。
刘秀的口才相当不错,又是高祖刘氏后人,他的演说和拉拢起到了不小的效果,只经过几次零星的小接触般战斗,就将豫鲁冀南这一片都变成了他的势力范围,部队又增加了好几万人。
刘秀的工作实在太优秀了,冀鲁豫根据地快速建立壮大。
工作太优秀,就有人不爽了。
当然是在荆豫之地的王凤和刘玄了。
其实这些日子他们这里也颇有进展。
王莽大军退去时候,连宛城一起让了出来,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然后顺势攻向北面洛阳,一时间风头无量。
刘玄索性直接将更始政权的首府设置在了洛阳,形成了与常安城王莽政权分庭抗礼的架势。
刘玄在洛阳,开始大肆封官。
大司马给了王凤,大司空给了李铁,丞相给了陈牧,在大将军一职上发生了分歧,按资历按影响力,这个大将军位首要人选就是刘縯,但这个职位如此重要,几乎就是和大司马相等的位置,因此王凤属意他的一个跟班,名叫申屠建。
在王凤的授意下,刘玄在驻地召集了主要的首领,开了一次宴会。
会场上旌旗林立,自从绿林军起兵以来,还从来没开过一次这样的大规模首领会议。
作为更始政权的皇帝,刘玄自然是居中而坐,在他的左首边往下,是大司马、丞相、司空、御史等文官座位。
而在右首下,大将军等一系列武将职位,暂时还是空着。
刘縯等几个昂首走了进来,看见场上的座位,他想都不想,直接向着右首第一位置,坐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