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士兵,将几人按倒在地,堂下一众武将,面面相觑。
成国公朱勇看到自己的副将赫然在列,刚要动身询问,一旁的张辅便偷偷拉了拉朱勇的手,示意他不要动。
柴松云上前道:“殿下,这几人便是抓到的细作。”
随后挨个指了起来:“这个厨子、副将和这三人是汉王爷的人,这个小太监是建文余党安插在皇上身边的。”
“不过由于防卫严密,这几人都未曾得知皇上驾崩的消息,所以未敢贸然传递消息。”
“但是这个小太监……给湖广布政使高谦通过消息。”
说完便退到一边。
朱瞻基颇具玩味地看了看跪着的几个人,又似有意意地扫了一眼朱勇。
朱勇顿时冷汗直冒,庆幸刚才张辅暗地里拉了自己一把,不然,就真地撞枪口上了。
随后朱瞻基一脸轻松地坐在椅子上,“没想到我这个二叔,在军中还有这么多人脉啊,只可惜,做事不严密啊!”
闻言,朱勇慌忙跪在堂下:“殿下,臣有失察之罪,甘愿领罪!”
“但自陛下驾崩后,臣未曾对任何人提及。这一点,英国公张辅可以为臣作证,望殿下明查!”
说着便偷看了一眼旁边的张辅。
张辅看到朱勇投来的眼光,眉头一皱。而坐在堂上的朱瞻基,同样眉头一紧。
张辅斟酌片刻,便回禀道:“殿下,皇上驾崩之日,微臣便与杨荣、金幼孜、马云和朱勇商议,秘不发丧,以防不测。当日,臣便以行军总管的名义令朱勇与金忠率军殿后戒备。而臣与马云、金幼孜等,一直在中军大帐居中调度。”
“陛下驾崩至今已近二十日,若泄露消息,恐汉王早已有所动作。”
说完,便又退到旁边,不再理会朱勇。而朱勇听到张辅如此解释,也既随声附和道“殿下,若真泄露消息,恐汉王早已起事。”
朱瞻基没有回话,而是随口说了一句“起来吧!”
堂下众将,都是人老成精的一群人,自然听得出朱瞻基话里有话,敲打意味颇浓。本以为太子和皇太孙,也就是长于治国理政。可不曾想,在这隐蔽战线,居然也会隐藏的这么深。
大家多少都暗吸了一口凉气,庆幸自己之前不知道皇上驾崩。
如果自己知道皇上驾崩,保不齐会不会与汉王暗通款曲。如果真的这样,那现在这些黑料,肯定已经在这个皇太孙的案头了。
朱瞻基看着堂下各怀心事的诸位将领,没有过多言语,挥了挥手,“发丧在即,不宜过多见红,这几人严加看管,随大军押解回京。”
随后柴松云便命人押着这六人离开大堂。
“明日卯时,大军开拔,经八达岭、居庸关入京。”
“都回去准备吧!”
说罢,转身走入后堂。
众将闻言,相继退出,各自准备。
张辅走过来,搀起朱勇。
随即用力按了按朱勇的肩膀:“大位已定,勿做他想!”
朱勇看了看张辅,没有说话,只是拱了拱手,便离开大堂!
张辅看着朱勇的背影,摇了摇头。
……
东宫
杨荣、杨士奇、夏元吉、蹇义等太子党,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杨荣起身道:“殿下,阳武侯薛禄与宁阳侯陈懋已经完成布防,现在京师初定。按照行程,大行皇帝的棺椁会经八达岭、居庸关入京,还需时日。”
“为安定天下,以正民心,殿下宜早正大位!”
说罢便跪地劝进,其余诸人,也随即下跪劝进。
杨士奇道:“殿下早正大位,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