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我二人从岳州返回这南京,日前在鸡鸣寺暂居。今日公主得知郑大人在牛首山,我二人便从鸡鸣寺赶来特意拜会,只是不曾想,途中遇此变故!”
“幸遇马大人,才得救治!”
程慕安一五一十地答道。
“六公主?”马欢甚是吃惊。
随即又说道:
“三宝大人日前确实在鸡鸣寺,只是今日早间,便去宫中商议军机大事,不曾返回。何时归期,也不得知!”
程慕安闻言,略一沉思,想来定然是与永乐皇帝驾崩有关。
朱高炽的心腹太监王景弘早前便已来到南京镇守,而同为太监的王景弘与郑和相识,此次临危受命,镇守南京,可谓位高权重。
但此人不通军事,不熟政务,定然是千头万绪。
而郑和自幼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熟识军务。永乐皇帝赐姓为“郑”,便是因为靖难时候在郑村坝一役,军功卓著,才获此殊荣。后来下西洋,更是率领两万余人的军士远航,其论是军事指挥能力还是政治才能,都远非王景弘可比。
恰好郑和来南京,王景弘自然是要请其入宫,帮着参谋参谋!
看来南京也要紧张起来了啊。
想清楚这些,程慕安随即说道:“得知三宝大人可能在牛首山,我二人便来此拜访,路上闲聊,便知道马大人和费大人名讳了。”
马欢闻言,也是舒了一口气。
“原来如此!”
“公主自幼和三宝大人相识,知道我等小官,也是常情!”
“小人有一事想请教大人,不知大人可否赐教?”
程慕安拱手作揖。
“请问!”马欢爽快的答应。
“大人自南洋西去,一路见闻,凡例多国,可有如我大明这样繁盛之地?”程慕安恭敬地问道。
马欢略微沉思一下便答道:“南洋诸国,民小而乱,不识礼仪,不识教化,尚不如四方蛮夷。”
“若唐宋间南下避乱谋生的闽粤一带中土人士带过去一些先进文化,恐怕当地,尽是野人。”
说着,一脸嗤笑。
“至于天方国,倒是有些繁盛,此地乃回回教祖地,人肤色白,服饰也白。此地有麒麟,狮等!”
顿了顿又说道:
“天方国西去横渡瀚海,有一地,人高而瘦,多为赤裸,面黑如碳,文化如同上古,颇像唐代所载昆仑奴!”
马欢说罢,又笑了笑,言语中似是回味,又似有些不屑。
“皆不如我大明繁盛!”
程慕安听罢,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我大明在天方可有人员驻扎?”
马欢闻言一惊,吃惊的看着程慕安:“你从何处得知?”
看着马欢的反应,程慕安确定,看来传言非虚,大明在中亚西亚,真的是有势力的。
“汉唐强盛,皆为疆界,我大明文治武功,即使弱于汉唐,也不会相差太多,自然不会动于衷吧!”
程慕安试探性地问道。
马欢点点头:“当初三宝大人也是这样说的,而这,也是圣上的意思。”
程慕安内心一阵波澜,原来果真是如此,看来大明疆域止于嘉峪关,完全是扯淡,至少大明前期,绝不止于此!
“大人自南洋而去,可曾往东?”
程慕安又是一问。
马欢眉头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