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阮锁上门,也跟了上去。
临到村口,果然有一辆拖拉机已经等着了,宋阮立刻上前:
“大伯,我也是上县城的,能不能捎上我一起?”
小石村村长赵广胜看了一眼宋阮,就说:
“上来吧,不过咱有急事,只能把你放在火车站,想去哪儿你得自己走着去!”
宋阮赶紧爬上了拖拉机,“吭哧吭哧”,拖拉机冒着黑烟拼命往前奔。
“闺女,看着面生啊,你是哪个村儿的?”赵广胜上下打量宋阮一眼问道。
“大叔,我是随军来的,这不,家里孩子太多,分配的小院子住不了这么多人,就请妇联的周主任帮忙租了一间房。
今天才刚到,想去县城给孩子们买点文具,给家里添置点东西。”
宋阮如实回答,这也没什么好瞒的。
听到宋阮说是随军来的,赵广胜脸上的戒备消失了,想了想宋阮说的妇联主任,反应过来了:
“是程家的那个老院子吧,闺女眼光好啊,那院子宽敞,离队伍上又近,走路也不过半小时。一家人在一起多方便!”
宋阮点点头,又问了县里书店怎么走,花鸟市场的位置,双方一问一答,不一会儿就熟了。
宋阮也从赵村长口中得知,这是他们第四次跑县城了,今年良种稀罕的很,村里派人昼夜轮班去排,都没抢到多少。
因为几乎所有的村子,都派了人昼夜轮班去排队,队伍简直排成了长龙!
按往年的时节来看,过几天就得落雨了,可种子还没领齐全,赵广胜这几天急得觉都睡不着!
今天干脆自己亲自去催了,种子,农药,化肥,购置新农具,样样都是紧要的事儿,得赶紧去县城,一路上已经催了拖拉机手好几次了!
拖拉机开的几乎要飞起来,很快就到了汽车站,放下宋阮后,村长一行人匆匆的离开了。
宋阮去新华书店买了两本字典,一些这个年代的作业本,文具等,刚转头,就看见对面刚出炉的包子!
包子看起来很大,又软又香,排队的人不少,轮到宋阮时,宋阮一口气买了十五个大包子。
韭菜馅儿,猪肉馅儿,豆角馅儿。
提着包子,宋阮找到了县里的花鸟市场,一个小公园儿里,订了些月季和夜来香,凤仙花,宋阮付过钱后,约好过一会儿来搬。
找到粮站的时候,村长赵广胜急得不住的擦汗,队伍移动的太慢了,排队的人等的心焦!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没过多久,粮站里走出来一个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的人,这人点了五六人后,看也不看剩下的人,就朝后面的长长的队伍挥挥手:
“行啦!今天就到这儿了!粮站里的种子都分派完了,大家都回去吧,明天一大早再带着钱和证明材料过来!”
说完就带着这五六个满脸幸庆的人进去了,后面排队的人都急了,很快就发出阵阵焦急的议论声。
但很快,那扇大木门就从里面关上了。
不少人愁眉苦脸的蹲了下来,叹气,摇头,不住的焦急。
这里面就有小石村的赵广胜,宋阮找到了拖拉机手明子,给他递了三个热气腾腾的大包子。
“给,先吃点儿填填肚子吧,给赵叔他们送去,明天再来排队吧!”
明子抬头一看,是先前搭便车的小姑娘,摸着肚子赶紧说了声谢谢,就给村长他们俩送去了。
刚出锅的包子,还带着热乎气儿呢,吃着那叫一个舒坦!
好粮食,饱肚子!明子小心的用一只手在下方兜着,一边咬着包子朝宋阮走过来:
“小宋,赵叔说今晚得继续在这儿排通宵,叫我先送你回去!”
宋阮看了一眼赵叔所在的位置,估计就是排到明天粮站到新种子了,也轮不上呐,位置太靠后了,几乎已经是队尾了!
宋阮朝明子示意,两人避开人群,宋阮小声跟明子说了几句,换来对方一个惊讶的眼神!
随后这黝黑憨厚的汉子拔腿就往队伍跑去!
队伍里的赵广胜一脸狂喜,叫身边吃包子的柱子顶了自己的缺,就朝宋阮走来。
“丫头,你真有办法弄来粮种?”赵广胜跑的急,顾不得擦汗就问。
“嗯”宋阮轻轻嗯了一声,又小声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