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调动,对于何洪涌是解压、减负?还是给何洪涌造成了遗憾和烦恼呢?
何洪涌在思考,如果继续在桔江市干,将会压力山大。如果离开桔江市回到西山市仿佛是“解套”,如释重负。
然而,人各有志,弄潮儿激流勇进。何洪涌虽然看到了压力和危机,但是,他并不想图轻松。而是要把压力变动力,顺势而上,要向上登高。只要还在桔江市,自己就还有戏。如果离开桔江市,那想向上登高就没戏了。
何洪涌自从昨天得知他本人即将被调走的小道消息,他很是上火。鼻子里出血了,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在电力线路作业现场心不在焉。因为,他有他的想法、抱负和打算。
怎么办?如果不好好想一想办法,他何洪涌在桔江市的任职生涯即将终结,死定了。他幻想要向上登高的想法也将随之破灭。何洪涌的大脑在高速旋转,是坐以待毙?还是绝地反击?
反击,如何反击?说起容易,做起来难。
何洪涌思来想去,三顿饭没吃,他自己给自己终于琢磨出了共有七个字的三条锦囊妙计。
第一条,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借气”。
第二条,“借人”。
第三条,“借东风”。
世间许多人谋事,但不一定能成事。而首先需要的是你能不能想到,如果你事先连想都没想到,那么,哪有那么多的好事能坐享其成?
何洪涌想出了“借气、借人、借东风”的七字锦囊妙计,他虽然三顿饭没吃,但是,他凝视七字妙计,立刻精神抖擞。他要施展像当年诸葛亮“草船借箭”那样的雄才大略,办成大事,成就其抱负和打算。
那么,如何具体借气、借人、借东风?何洪涌心里盘算好了,不积跬步以至千里,要走好每一步棋,尤其是天机不可泄露。需要巧妙地利用外力,从“借气”顺应变革开始,从而“起死回生”。要迅速行动,还要隐而不露,一一施展他的谋略。
何洪涌即兴写了几行字:“本尊确信,要巧妙借助力量,方能突破重围,向前向上,解决难题。”
何洪涌开始盯住了一位少年配电工刘克桩“刘大拿”。然而,何洪涌并没有直接找“刘大拿”,而是当即找来供电分公司三掌柜、人称“电仙”的甄树德,拐着弯安排任务,不露根底,面授机宜,开启了隐密的谋略计划。
奇人奇事,拉开大幕。
后事如何,请看第三章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