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浒传任务已完成,宿主外挂将在下一个世界重新发放。并且,鉴于《青蛇为高级战斗力位面,系统会给予相关的支持。”
姜回刚从下线剧情中回过神来,听到自己要去修仙的世界,便高兴地问道:
“那我可以修仙了?”
系统冷冰冰地回答:“不可以。”
“为什么?”
“这是主神的规定,之前有系统的设置,是宿主可以修仙。结果好几个宿主通过修炼,俘获系统,差点威胁主神的安全。所以作为新出的系统,我们不允许教导宿主修炼法门。”
姜回听完,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也所谓,反正她也是奔着复活而来。
不过,她还是挺好奇武松的后续:
“系统,我走以后,武松怎么样了?”
“他把你葬在山里,痛哭一场,一个人走了。”
说起来,武大郎没有死,还是自己让武松蒙在鼓里,骨肉分离,现在又让武松痛苦一次……
可反过来想想,如果没有自己,武大郎反正都得死,现在至少还活着。
姜回突然想到了什么:
“对了,系统,我和你的赌约还没有忘吧?”
“没有,现在,你倒欠的积分已经归零。”
不出所料,武大郎并没有狠下心,去毁潘金莲的容。
“我想知道,武大郎和潘金莲后来怎么样了?”
系统:
“在那个世界的推演中,武大郎和潘金莲听你建议,跑到了杭州。
安定下来后,潘金莲出轨的念头死灰复燃,与当地一位俊俏的男子在一起,结果被男人之妻所发现。在争执打斗过程中,潘金莲被损毁了容貌,重新回到了武大郎身边。”
“后来呢?”姜回追问。
“没多久,北宋灭亡,南宋迁都杭州,武大郎他们占了先机,买了房子,发了笔横财。最后开了家自己的店铺,也算是安稳度过了一生。”
姜回心里好受不少,在她看来,这结果已经是最好的了。
“对了。”她又想起一件事:“接下来的世界,你给我的外挂是什么?”
“你到了就知道了!”
话音未落,姜回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人失去意识。
————
临安城里,最近新开了一家王婆茶坊,由于饮品新奇,口味优秀,一开张就生意火爆。
奶茶这东西,临安城有的人也喝过,可这王婆茶坊的却与众不同。
茶坊的老板,是个年过六旬的老婆婆,人称王婆。
据说是齐鲁人士,可惜靖康之难后,齐鲁之地尽数沦陷,老人南逃至临安府,用手里的积蓄,开了这间茶坊。
这位王婆自然就是姜回。
系统给她传输的时候,直接把她丢到了南下的流民堆里。
经过长时间的跋涉,姜回这才回到了杭州,不对,现在应该叫临安。
由于被定了都,皇帝老儿也在这里住下,这让临安涌入了特别多的汴京人,现在感觉口音都变了。
就像诗里所说:“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王干娘,来一杯奶茶!多加糖!”
“王干娘,我要一杯蜜雪冰梨。”
“我要一杯……”
面对熙熙攘攘的顾客,姜回忙得脚不沾地,喊道:
“不用急,不用急,慢慢来。”
姜回手上功夫没有停,累得满头大汗,心里却乐开了花。
这临安作为首都就是不一样,真有钱,还是大城市好,一天下来,流水抵得上阳谷县四五天。
由于生意太好,姜回还招了好几个年轻姑娘,帮忙卖奶茶。即使如此,依旧忙得团团转。
说起来,也是姜回的战略目光好,她给店铺选址在这里。
这个地方乃是书院一条街,大宋文风鼎盛,在宋朝读书是真的很舒服,在这里读书的学子来自全国各地。
都说学生穷,钱少事多,没得赚。实际上古代读书的人家,一般家庭情况都可以。
而且学生嘛!大钱赚不到他们的,可是小钱好赚啊。
这个年纪正是易冲动的时候,弄些虚假的名头,他们就会控制不住买单的。
于是姜回顺利将消费主义提前一千年,开始在北宋试点。
比如她给奶茶的广告词就很消费主义。
《王婆奶茶,读书种子之新潮也。
《今日,汝还未喝王婆奶茶乎?
《新奶茶,新口味,新体验。
《学习苦闷,来点甜!
在这些广告标语中,姜回还特意碰瓷。
她找人给当代的几位大儒,以及名声不的高官送去奶茶,送了好几次,然后求几个墨宝。
本着广撒网的原则,姜回还真顺利拿到了几副墨宝,然后挂在门口。
下面的标语写着诸如:《xxx大儒同款,心动不如行动。
人家是大儒,也不好意思来跟自己一个卖奶茶的老太太计较,姜回算是登月碰瓷,蹭了个大的。
本着名人效应,来这里喝奶茶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当然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与书院一水之隔的对面,是烟花柳巷,就是青楼一条街。
姜回一开始不太明白,把学校和风月场所放一块……这是什么操作?不怕耽误学子们学习?
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上课时,脑子稍微开点小差,眼神就能瞥见对面的灯红酒绿、莺歌燕舞。
这哪遭得住啊!
后来姜回也想明白了,宋朝时期,由于经济繁荣,城市里的人生活普遍富裕,正所谓:饱暖思淫欲。
宋朝人自然有着其他方面的需求。
所以宋朝在某些方面,管教的不是很严格。
就好像宋朝时期,男风盛行,作为一个优秀的艺术生皇帝,宋徽宗看不惯官员们狎弄男娼,于是下令禁止玩男人。
然后自己双标,经常去与顶级技师李师师交流人生,据说还专门挖了地道。
更何况,此时的理学还不是儒学主流,虽然很多人觉得,是宋朝就已经扭曲人性。
实际上,是明朝开始正式将程朱理学,推崇为主流思想。
这个时候,南宋刚刚稳定不久,朱熹还是个穿开裆裤的小屁孩呢。
后来因为姓朱,与朱元璋祖上沾亲带故的,又鉴于宋朝的骄奢,于是“存天理灭人欲”就成了明朝的儒家主流。
其实儒家理学,也算是历代儒家里最有民族骨气的一门了。动不动就为国捐躯、一头碰死、自杀殉国之类。
再说“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
形象点说:夫妻是天理,美妾是人欲;饮食是天理,珍馐是人欲。
提倡的是正常的欲望是天理,超过的欲望是人欲。
本来也是挺好的观念,硬生生被曲解。最后变成虚伪的遮羞布。
一切看似美好的标准,如果让人类来践行,多少是有些搞笑的。
这青楼一条街,平日里出手阔绰的学子,自然会去逛一逛。
这个时期,梅毒还没有传入中国,对于许多本来就有的性病,中医也有一定的治疗经验,可以说是真的没有太多顾忌。
来姜回这里买奶茶的,不只有读书人,还有对面街的各位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