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莉亚的镜中世界
论其他选拔人员的生活如何惊心动魄、缠绵悱恻,刘荣还是老老实实做好一个高三学生的本分,尽量融入这个陌生的集体中,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出操、听八卦。
高考即将来临,虽然学校、老师、和家长都认为高三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但实际上同学们私下的生活节奏并没有那么紧张,总是有数的八卦在他们中间流传,包括谁跟谁好了,谁跟谁分手了,有些还传得有鼻子有眼,让他们枯燥的生活多了一抹色彩。
在他们身上,刘荣看到了那种青春的懵懂和对爱情的好奇和向往,这种体验很新鲜,她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集体学习方式,没有在这么多同龄人的圈子里生活过,感觉非常新奇。
虽然她和以前的学渣朋友疏离不少,但也新交了几个好朋友。偶尔,她也接受他们的邀请,一起去食堂吃饭。
历史课上,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的历史老师站在讲台上,唾液横飞地讲着Z国四大发明,同学们昏昏欲睡,但刘荣却睁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激情演讲。
Z国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这是古代Z国创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学技术,对Z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经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刘荣发现,文字和纸张的发明都是因为人们有记录和传递信息的需求,人们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文字和纸张的发明,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文明的进步。世界各大文明相继发明了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字母文字等等,用来传递信息、传承文明。最开始,文字记载在石壁、泥巴、陶瓷、羊皮卷、甲骨、竹简等载体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明了纸,文字就记载在纸上;人们发明了电脑,文字就存储在电脑中;人们发明了手机,文字也可以存储在手机中。
在世界历史上,论造纸术和和印刷术推广到哪里,当地人就好像获得了一股神圣的力量,神奇地让这些地区的文化和经济繁荣起来,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淡彩的一笔。
例如:古腾堡印刷术在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将印刷术推广到了全欧洲,这不仅仅让图书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开启了欧洲重新走向文明的道路。圣经在欧洲广为流传,教皇和各级神职人员再也法控制和曲解圣经教义,这最终动摇了梵蒂冈教会对欧洲的控制,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并最终摧毁了一个在文化上封闭、技术上停滞不前的宗教统治的旧世界。
---------
所以,信息的力量是穷的,这也是在绿星面临天灾的特殊时刻,往日里处于权力边缘的神谕长老的地位,突然能一跃处于权力中心的原因,它就像主神赐予人们手中的一把利剑,可以降妖除魔、可以人间敌。
原来,信息才是组成这个世界最本质的东西。
突然间,刘荣感觉自己面前出现一个透明的球体,这是一张球形的知识网,她用手指点了其中一点,这一点以她手指为中心,在球的表面蔓延开去,点亮了一道道纵横交的纹路,这些纹路将整个球体紧紧裹在一起。
眼前的奇观真让人震撼,她不由想到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她手中的这一点也许就是阿基米德所说的那个地球支点。
想到这,刚刚来到这个虚拟世界后,她感受到的那种依靠、没着没落的感觉一下子全踪迹。
这时,她猛然发现刚刚自己的熟悉程度还是20%,只过了一节课的功夫,竟然增加到了26%。要知道,半年来,她日夜不停地吸收知识、学习常识,也仅仅将熟悉程度提升至20%,现在短短半个小时的功夫就抵得上她一个多月的努力。
难道对世界本源的理解能够增加自己的熟悉程度吗?若是这样,她要多花费些功夫将这些零散的知识整理成知识网了。
纵观整个科技史,她发现世界各地文明的进步速度与它获取和利用的能量有关系,而信息的传递对文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就在于信息能够传递能量。国家如此,个人更应该如此。由此,她得出结论,自己需要获取更多能量以增加进步速度,其中信息的传递和获取是最重要的,那自己怎么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呢?
虽然她可以通过天眼自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大学应该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只有真正进入了大学,她才能接触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才能接触到这个社会中能量密度更密集的领域。届时,自己现在所想所思以及看到的东西肯定不一样。
所以,刘荣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充满了期待。
---------
周五晚上,刘荣刚回到家,就发现家里气氛特别凝重,更让他惊奇的是,弟弟竟然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虽然刚子已经上初中,但他不爱学习,脑袋里只有玩乐,已经成了爸妈的一个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