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其他类型>巨伯游记> 第14章 生命的回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生命的回顾(1 / 2)

听说,人们在临死前会回顾自己的一生,开心幸福的,遗憾不甘的,骄傲自豪的,痛苦悔恨的,一生所经历过的喜怒哀乐,如同走马观花在记忆里闪现,那么多个日夜,都浓缩在短短一刹那出现。

荀巨伯虽然没有真的得了不治之症,但他当时心里怀着对死亡的强烈恐惧,以为自己只剩下短短几年可活了,倒是让他提前体验了一番死前回顾的滋味。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回顾自己的一言一行,自我反省,有助于认识自己的真实。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荀巨伯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这促使他回顾了自己已经走过的二十年。这次回顾和自省,让他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内心,让他更加明白,他将来想要做什么,在这个朝廷黑暗,社会动荡,天灾人祸频频的时代,他想要干什么才不至于辜负自己这一生。

荀巨伯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但知晓,按照当朝人们的寿命情况来看,可以说,二十年已经是不短的时光了。所以说,能病灾、安安稳稳得活到二十岁,已经是得天之幸,需得感激命运之厚待了。

从命运之河的源头开始回顾自己的前半生,在家人的爱意与期待中降临人世,以满怀生命活力的哭喊声来跟世界打招呼,彰显自己的到来。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那些经历过的事情,随着时间长河日夜不停地向前流淌,似乎都被流水冲刷得一干二净,再也寻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

但也的确是似乎,那些记忆其实一直在灵魂深处,仍然会在不经意间闪现,当时体会到的情感,纵使不再强烈,纵使不复当初心境,也仍然存在着。情感千变万化,是喜是怒是哀是惧,归根结底都是情。

荀巨伯想,当初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呢?

当初一直跟陈凌待在一起,外人见了,总会寒暄夸赞一句,陈凌勇气可嘉,可做冲锋陷阵的将军;荀巨伯稳重严谨,是匡扶社稷的文臣苗子。

荀巨伯想,陈凌的确有勇有谋,有大将之风,可是,其实刚开始,他也自有一番胆量的,也有不怕死的时候。

在他们还小的时候,荀巨伯的性子并没有那么安静沉闷,甚至于,在陈凌的带领下,可以说是活泼好动。

说起陈凌和荀巨伯的交往,还得提到两家人的用心良苦。

一般来说,孩子一周岁便能够在父母的教导下清晰说出一些简单的词语了。

但荀巨伯不一样,从开口说话这方面来看,他就已经有了明显不同于其他小孩的沉稳。

荀巨伯很冷静,很稳重,不屑于早早开口,做什么都慢悠悠,自有一股淡定自若的气度在,就连开口叫人都一直拖延到了3岁才第一次张开尊口。当时,全家人都忧心忡忡,觉得坏了,母亲更是日夜抹泪,生怕自己的孩子会是一个哑巴。

所以说,荀巨伯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开口喊人时的情景,他本来在楼上自己一个人玩着鲁班锁,耐心地把六根木条拼来拆去,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有一种冲动,发自内心地想要呼唤自己的亲人。

于是荀巨伯放下了手中的鲁班锁,径直走出房间,一眼就看到了祖父,自然而然地喊了出来,“仔父”,虽然发音略有不准,但祖父还是听清楚了,瞬间眉开眼笑,乐呵呵地跟家人分享这个好消息,于是不到一天内,邻里街坊都知道了这件事。尤其是母亲,特意去偶遇那些曾经说他会是个哑巴的人,然后来一句,“今天我的孩子叫我‘阿母’了,声音可好听了,甜滋滋的,喊得我心都要化了。”

荀巨伯开始喊人,证明他不是一个哑巴,这让家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生的性格,论干什么都慢半拍,反应很是迟钝,这又让他们忧心忡忡。后来合计了一下,就想要给他找一个活泼好动一点的玩伴,可以稍微影响一下他的性子。

说起来,为了荀巨伯,他们真的操碎了心,连玩伴都特意千挑万选,为他选好了。

经过深思熟虑,他们一致觉得陈凌是最合适的,那时候陈凌就已经处处显露出调皮的样子,正好可以让荀巨伯有个孩子样,互补。于是荀侠特意带着荀巨伯登门拜访,在你来我往地寒暄问候一番后,荀侠就夸赞起了陈凌,对陈煜说:“你儿子陈凌呀,调皮好动,却不失分寸,言行更是落落大方,不斤斤计较,颇有你当初的风度,此子类你。我的儿子荀巨伯,真让人忧心,性子沉闷不知变通,如果能跟你家孩子一样机灵就好了。”

陈煜一听,心里可开心了,自己虽然时常嫌弃儿子整个混世小魔王,但是自己的孩子,自己能够说他不好,其他人说,那就等着被找不自在吧。

陈煜勉强压下嘴角的笑意,摆摆手,谦虚地说,“陈凌这小子,哪里值得你这么夸,相反,我看你家孩子行事从容,不急躁冲动,多好,我倒是希望陈凌能学会三思而后行。”

荀侠一听,就立马说,“我也正希望我家孩子能够跟你儿子学习呢?我记得他们两个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这都是缘分啊!不如我们以后就多走动走动,让他们两个小的做个玩伴,互相影响?”

陈煜听了,一下子就知晓了荀侠的来意,但略微一想,两家人知根知底,更是没什么坏处,也就一拍即合。

于是,在两家人有意意的配合之下,两家的关系迅速升温,不再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两家的小辈越来越亲近。

其实陈凌后来在荀巨伯口中听到这些陈年旧事,尤其是听到荀侠叔评价他的话,哈哈大笑,笑得直不起腰来,好半晌才止住笑,说:“当年我才多大啊,也就三四岁吧,我都不知我有那么多优良品格,其实就是孩子的没心没肺吧!”

陈凌的确活泼,虽然年纪小小,却已经是一个孩子王,总会带着一帮孩子到处去玩,这些孩子有许多还比他大。荀巨伯也跟在他们后面一起玩。

他们一起深入阴森森的山谷,爬上高高的树木,一直爬到顶端,站在树杈上,张开手,想要握住太阳。

他们一起深入竹林,竹林里面有一个天然竹棚,是一根又一根竹子倒在了一棵大树杈之上,恰好形成的,他们爬上树,然后从树的枝杈上顺着那倒下的一排竹子往前攀爬,爬到顶部躺下来,仰望天空。

其实那很危险,毕竟那么高,一不小心摔下来,小命可能就没了。但是他们毫不畏惧,只觉兴奋异常,非常好玩。

他们去小溪里洗澡,一不小心踩到了一条蛇,也不害怕会不会有毒,嘻嘻哈哈的大笑。

荀巨伯想,大概是孩童不知生死,因此知畏,自知生死,从此对死亡常怀敬畏之心。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不再爬树,因为害怕会摔下来。

不再去河里游泳,因为害怕会溺水。

不再靠近蛇,因为害怕会被咬伤。

荀巨伯想,大概是随着自己年龄渐长,去了学堂,读书识字,识得了什么是危险,什么是死亡,于是渐渐地,君子不立于危墙。

荀巨伯总是控制不住怀念未曾上学堂的时光,因为那时候的自己,一言一行都遵从天性,最是纯粹,没有那么多大人自找的烦恼,不管是利益往来,还是人情世故,都与自己关。

孩子眼中的世界,很大很大,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飞鸟虫鱼,星辰变幻,这个世界的一切条件地向他们倘开,任由他们满怀好奇地探索。

孩子眼中的世界,很小很小,一草一木,一粒沙一滴水,他们总能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即使兴趣来的快,去的也快。他们眼中,草是草,沙是沙,一切都是世界本来的样貌,没有那么多“人类赋予的知识”,看草不会想到荣枯,看月不会想到故乡。

大人眼中习以为常的、普普通通的东西,在小孩子眼里可能是令人惊奇的。或者说,相比起大人,小孩子更能心旁骛地享受游戏的乐趣。

回顾往昔,谈到荀巨伯那些忧虑的日子,总是离不开陈凌的。他们一起慢慢长大,分享彼此的喜悦与烦恼,分享彼此的少年心事。荀巨伯知道陈凌曾有两次疾而终的心动,陈凌了解荀巨伯沉默寡言外表下的羞涩措。

在青青草地上打滚,追逐嬉戏打闹,躺着看天上白鹭排列成行,悠悠飞远,消失在山那边。

看那初生的小黄鸡,一摆一摆地走过那河上的独木桥,等毛茸茸成功抵达对面河岸,荀巨伯他们跟着踏上去,摇摇晃晃,摇摇晃晃,最终,像下饺子一样,扑通扑通,跌下了河里。幸亏独木桥下面还有浮舟,让他们不至于沉入水底。幸亏旁边有人看护着,很快就把他们两个给捞了起来。

手里拎个小竹枝做鞭子,骑着一根竹竿,一边时不时地挥动小“鞭子”,一边在嘴里喊着“驾!驾!驾”,好像自己真的是一名驰骋沙场的将军,正骑着马打仗一样。

收获季节,正好是丰收年,收获的作物藤蔓几乎堆满了房间,他们爬上顶部,伸手就摸到了天花板,从上面一直滚啊,滚到底部又爬上去,又滚下来,滚到藤蔓都发了热,这里成了他们玩乐的场所。

他们去河里捕鱼,一条两条三条。捕完鱼后,他们还一起去钓鱼,不过荀巨伯一条鱼都没钓上来,每次等他反应过来,鱼儿上钩了,有所动作时,鱼儿都把饵吃完,跑了。

斗草,翻遍广阔的青草地,只为了找到一根最为坚韧的小草。从日出到日落,蹲下,查看,站起,蹲下……

大人们看到荀巨伯这些孩子玩得开心,有的灰心一笑,虽然已经法感同身受,但他们也是从这样的孩提时代走过来的,但大部分人却眉头紧锁,着实法理解,如此单调乏味的重复动作,既不能增长知识,又不能赚到银钱,孩子缘何如此兴致盎然?也许以他们的一颗功利心,只会觉得这玩乐毫意义可言,不务正业。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