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阳在南,阴县在北。
这两座县城,几乎是扼守住了通向武关,以及丹江汉水的通道。
原本这里因为处于交通要处,因此往来的商贾行人不断,但是现在因为战争的原因,这里的人几乎都要么跑了,要么死了。
现如今在筑阳的,是廖化,而驻扎在阴县的,则是诸葛亮。
就如同诸葛亮之前预测的一样,曹军大举来袭。但是具体怎么袭击,那就不好说了。
没有谁是神仙,也没有谁能未卜先知。
诸葛亮在罗老爷子的描绘下,即便是寄托了罗老爷子的个体代入,但是也依旧表现得很是青涩,不像是历史上后期的那么政治纯熟,反而是像是愣头青一样当众扇刘大耳的脸,抢关张的风头,骑在鱼酱头上拉屎……
其实和后世总裁文没什么区别。
毕竟总裁只需要装逼,其他苦逼的事情都是牛马在干。
而现在么,诸葛亮倒是真的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当中成长。
就像是之前李典不愿意接收这些曹军降兵病民,可是诸葛亮说服了李典廖化。
理由就是骠骑大将军的精神……
当然,诸葛亮不会像是后世棒子一样只会喊忠诚,而是讲道理摆事实。
关中这几年,之所以能够重新复苏,直至后面的强势崛起,靠的不是士族的经文,也不是金银财宝,而是这些年战乱,以至于向关中河东流动而来的民众百姓。
没错,当下诸葛亮的想法已经和历史上的那个孔明略有偏差了。
士族BUFF削弱,百姓BUFF增强。
生产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关中,在斐潜的治下,有着最为普通的那些民众百姓所渴望的东西……
希望。
在一个绝望的世界里,在一个一生下来就一眼可以看到头的社会当中,是没有任何奋斗努力的内驱力的,不管那个世界,那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到什么程度,制度发展到什么阶段,都是一样。
因为在世界,在社会当中,人性依旧是不会变的……
古今中外,都是一样。
关中有了人气,才有了活力。
否则就和阴县筑阳一样,不管多么交通要道,人一走,便是全然颓废。
但是诸葛亮接纳这些降兵病民,依旧是一种『高危』行为。
即便是带了罩,依旧有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诸葛亮的建议之下,阴县就成为了接收这些降病兵民的大基地,而筑阳就依旧还是主要骠骑兵驻守。每到一批的降病兵民,就在筑阳简单进行处理之后,然后送到距离筑阳不远的阴县来。
阴县的兵卒不多,主要是维持秩序所用,而其他骠骑军兵力是在筑阳的廖化手里,以及先期往汉水上游撤走的李典分部……
此时此刻,在夏日的蒸腾热气中,阴县更像一个巨大而沉闷的蒸笼。
夯土城墙在烈日暴晒下发出干涸皴裂的呻吟,狭窄的街道上人影稀少,连虫子都不见得半只。
瘟疫伤寒病菌也暂时在这样的温度之下得到了抑制。
诸葛亮并未在县衙,而是在靠近北门的一处临时征用的库房里。
县衙早就已经在之前的战争当中被毁坏了,反倒是作为仓廪的库房,因为建造的时候讲究坚固和耐用,采用类似于条石的墙体,因此在战争和掠夺当中保存了下来。
越是繁华浮躁的,越是容易破灭。
越是简单质朴的,却更容易留存。
因为库房的窗户很高,虽然也点了油灯,但内部多少有些昏暗。
高窗透进几束光柱,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尘埃。
几张长案拼在一起,上面铺满了竹简、帛书、名册。
诸葛亮穿着一件半旧的青色深衣,袖子挽到了手肘,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正俯身仔细查阅着一卷名册,修长的手指在墨迹间缓缓移动。
他的神情专注而沉静,但眉心那一道不易察觉的微蹙,却暴露了内心的凝重。
库房里很安静,只有翻看竹简的沙沙声,以及角落水漏滴答的轻响。
几名负责文书的吏员也是低头忙碌,大气不敢出。
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将至。
『从事……』
法平穿着皮甲走了进来,打破了沉寂。
法平从川蜀而来,一路上都跟着诸葛亮,现在也渐渐变得干练了起来,成为诸葛亮的左右手。他手里拿着一卷更小的名册,走到了诸葛亮的桌案前,递给诸葛亮看,声音压得很低,『昨日收容的那些民夫,名册已核对完毕……共三百三十七人……』
法平顿了顿,手指在名册上的几个人名字上,『这一次好像混进来的……有些多……这几个,自称是陈留人,口音却夹着明显的豫州汝南腔调……还有这个,说是患病,但卑职带医官去查看时,发现其病症实际没那么严重……而且其手掌虎口,指根的老茧厚实……像是常年握持刀矛弓弩的痕迹……医官查验其身上伤势,也多是皮肉浅伤……按照从事吩咐,没有惊动他们……』
诸葛亮目光落在法平所指出的那几个名字上。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拿起案上一支细毫笔,在这几个名字旁轻轻画了一个朱砂小圈。
『东门外的斥候,』诸葛亮的声音清朗平静,听不出情绪,『可有异常?』
法平点了点头,回答道:『回从事,昨夜三更后,山林中曾有鸟雀惊飞,但范围不大,持续时间不长。斥候小队摸过去探查,只发现几处被踩踏的草丛和一些可疑的脚印,人数不多,但脚印深而稳,像是些精锐……他们很警觉,没等我们的人靠近就撤了,去向不明。』
诸葛亮微微颔首。
他放下笔,站起身,走到墙边悬挂的一幅简陋的荆襄北部舆图前。
目光在代表阴县的小点上停留片刻,又缓缓移向筑阳和宛城的方向,最后落在武关道蜿蜒向西北的线条上。
阴县,筑阳,即便是交通枢纽,所以此地,曹军必来!
诸葛亮站在地图之前,脑海之中大量的信息飞快的整合到了一起。
从川蜀到江陵,然后从江陵到了这里,荆州整体的局势,关中河洛的变化,以及现如今大量的『降病兵民』的涌入,各种口音伪装的疑点,还有阴县之外出现了不明精锐的踪迹等等,这些似乎是间隔遥远,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特别直接的联系的事件,在诸葛亮的思维里,如同散落的珠子被一条无形的线迅速串起。
诸葛亮猜测到了曹操的计划……
或者说,部分的计划。
曹操的目标,绝不仅仅是简单的驱逐和压制,他是想要重新夺回荆州!
甚至有可能曹操已经和江东达成了某项协议,允诺了什么,然后一起对抗骠骑大将军!
而在这个战略协议之中,曹操不仅是需要对外展示他依旧还有力量,也同样需要向内压制,显现出他还有控制全局的能力!
为了达成这样的计划,曹操抛弃了很多,甚至连这些『降病兵民』也在曹操的抛弃行列之中。
这些降病兵卒,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百姓兵卒,但是也有少部分混进来的内应火种!
城外那支精锐小队,恐怕就是负责点火、接应攻城的前锋!
『好一招毒计啊……』
诸葛亮轻声自语,声音低得只有他自己能听见。
不是诸葛亮佩服曹操的计谋有多么强大,而是诸葛亮真的觉得曹操很『毒』。
当然,换成山东那边的某些人士的视角,可能又会觉得曹操这么做很正常,也很正确。毕竟战争哪有不死人的?想要不『牺牲』,就能获取什么胜利?
诸葛亮转过身,目光扫过法平和几位负责记录的吏员。
库房里光线昏暗,但是诸葛亮年轻的面容在阴影中,依旧显得格外沉静,尤其是那双眼睛,似乎是闪烁着睿智而锐利的光芒。
『法军侯。』
『卑职在!』
『立刻做三件事。』
诸葛亮平稳有序的缓缓道来,『其一,抽调心腹人手,严密监视名册上所有画圈之人,以及与其过从甚密者。入夜之后,若有人试图靠近东门、库房或粮草囤积之地,即刻拿下,生死勿论。』
『其二,今日夜间起,东门守军明哨减半,暗哨加倍。入夜后,东门附近巡逻队次减半。其余三门守备如常,外松内紧。』
『其三,秘密调集引火之物,集中于东门左近房屋,巷内,街道两侧,务求隐蔽。同时,将城中所有排查过后的可信之人,以「加固城防」为名,逐步转移至西北城区,远离东门。』
法平听得心头一震!
前面两条是诱敌和监控,尚能理解。但这第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