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听到这话哪里还顾得上其他,周英和穿了大氅就往工部跑。
等他匆忙赶到工部后才得知安之大获全胜,并且通过另一个眼线知道了吵架的全部过程。
这会儿争吵已经结束,他进去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稍一思索后去了兵部,然后就有了之前的那些事情……
周英和怕云燕蓉不放心,便将自己听来的吵架过程一五一十学了出来。
“……安之这孩子嘴巴利索,脑子转得也快,关键她不迂腐,从不守没必要的原则,觉得一定要靠自己才算真本事。
必要的时候她总能将周家拉出来,要么当挡箭牌,要么当靠山,她这般能屈能伸的,谁能欺负得了她?
如果对方来硬的,那就更别担心了,我不是自夸,京城百多万人,能打赢她的屈指可数。
她在习武方面的天赋是我见过最厉害的,而且她体力好,耐力强,真是个好苗子。
我说真的,她要是个儿子,绝对是个当兵的好料子,让她当前锋开路,绝对所向披靡!”
云燕蓉闻言先是白了丈夫一眼,而后叹口气道:“人都说儿活一百岁,母忧九十九,安之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怎么可能不担心?
而且她这孩子,从来就不是让人省心的。”
周英和想了想安之进京以后做的各种事情,心里也颇为认同妻子的话,相较于同龄姑娘,安之确实能闹腾。
但正是因为她能闹腾,所以她才是独一无二的安之。
周英和有心想安慰妻子,但绞尽脑汁也不知该从何下手。
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女儿,其实燕蓉的压力才是最大的。
燕蓉想过安稳普通的日子,可是安之却跟她完全相反,安之爱自由,爱冒险,爱未知,且她足够的头脑和财富支撑她去做任何挑战。
这二人从本质上而言,完全是两种人,但是却偏偏成了母女。
照理说她们需要很多的时间去磨合,相互妥协,直至找到最合适的相处办法,可保守的燕蓉面对安之一次又一次的冒险和挑战,却从未阻拦,而是竭力支持。
然后,安之毫无顾忌地去闯荡,燕蓉留下来面对所有的琐碎和流言蜚语。
安之在十六岁的年纪不议亲,先是闯官场,而后办京报,这在外人眼里是多么离经叛道的事情,燕蓉只要出门,明里暗里都会有人说她要好好管教女儿,甚至有人说是因为她不懂教孩子,所以安之才变成这样。
她在宴会上受议论受排挤,但她从未跟安之说过这些事情,也从未将这些压力转移到安之身上,而是独自承受着。
其实周英和也劝过,如果那种宴会待得不开心就别去,但她仍然会出席每一个给她下帖子的宴会,然后昂首挺胸地坐在那里,含笑看着每一个人。
她曾说,她是安之的娘,但能力有限,能给安之的帮助实在太少,如今她能做的就是告诉这京城的所有人,她不觉得她女儿有错,她会坚定地站在女儿身后,成为女儿最忠诚的支持者……
周英和将妻子揽在怀里柔声保证:“安之爱折腾也没事,还有我呢。
她解决不了的事情,我给她兜底。
等我老了兜不住了,维桢和思齐也该长大了,他们兄弟会跟我一样,竭尽全力保护他们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