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熙儿出嫁时带了贴身丫鬟和管事婆子,按<span>理</span><span>来</span><span>说</span><span>是</span><span>完</span><span>全</span><span>可</span><span>以</span>守住院子的。
但是奈何身处人家的地盘,她们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人都受安之所驱使,所以安之想要将许熙儿的行李翻个遍,这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就在安之有条不紊地搜证时,四月初一的家宴上,周正浩当着众人公布了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则彻底打乱了安之的计划。
“俗话说成家成家<span>立</span>业,学真身为兄弟中的大哥,如今<span>已</span>经完成了终身大<span>事</span>,接<span>下</span>来也是时候该立业,给下面的弟弟们做个榜样。”
<span>周</span><span>学</span><span>真</span><span>听</span><span>到</span><span>这</span><span>话</span>后满脸喜色,只以为祖父终于要将他调离禁军,给他找个有更大发挥空间的岗位。
<span>他</span>欣喜道:“孙儿都听祖父<span>安</span>排。”
周正浩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道:“咱们周家以军功立身,我十四岁奔赴边关,十九岁回京,成亲之后也一直在京畿各处军营历练。
英和就更不用说了,十三岁上战<span>场</span>,此后十六<span>年</span>基本都呆在西北,哪怕是战事停歇,他也留在西北练兵,正是因为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他才能完成咱们周家老祖<span>宗</span>的遗愿,彻底灭了北凉,将北<span>凉</span>人重新赶回草原去牧羊。
但是英和再往下,仁和智和几兄弟,我对他们太过宽仁,以至于他们三十多岁的年纪还一事无成,还得靠我这张老脸去给他们谋个一官半职。
所以我决定了,孙辈决不能再娇惯。
从即日起,所有孙辈成亲以后统统带着媳妇出去历练,去赚军功谋前程。
学真,你的地方我已经给你选好了,淮宁府的通判,你武艺稀松,年纪也大了,不好直接将你扔去军营,倒是当个通判,先从地方的兵防开始做起。
恰好你身上有举人功名,当<span>个</span><span>通</span><span>判</span><span>也</span><span>勉</span><span>强</span><span>能</span><span>行</span>。
淮宁<span>府</span>离你爹的驻地不远,也就三四百里地,平日里若想走动也算方<span>便</span>。
你身担官职不便离开,就让你媳妇偶尔去你爹娘面前走动,帮着尽尽孝。
不过还是得以你们先小两口的生活为重,切记不可两地分居。”
<span>毫</span><span>不</span><span>夸</span><span>张</span>,<span>周</span><span>学</span>真听到这个安排之后彻底傻眼了。
<span>他</span>还以为自己能在京城谋<span>个</span>官职,没想到祖<span>父</span>竟然直<span>接</span>将他打发去了干里之外的淮宁府。
自己谋军功挣前程,意思是以后家里都不管他了,就让他在淮宁府自生自灭吗?
祖父已经决定要将爵位传给周维桢那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了吗?
他的心中被不甘与怒火充斥,但是眼下这个时候却怎么也不敢表露出来,只得低头做出一副不舍的模样。
而另一边的小胖同学却丝毫不知道他心中所想。
小孩儿听了这番话后,将筷子一放,高声道:“那我要十二岁就上战场!
祖父十四岁上战场,我爹十三岁上战场,我十<span>二</span>岁<span>上</span>战场,<span>这</span>就叫子不赘父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周正浩闻言满意地在爱孙头上拍了拍:“<span>不</span><span>错</span>,<span>咱</span><span>们</span><span>维</span><span>桢</span>有志气,等你十二岁时,祖父就准备准备,将你送去战场历练。”
小胖一脸的期待与好奇:“祖父,战场是什么样的,您能提前跟我说说吗?我好提前做些准备,免得到时候被打个措手不及。”
“哈哈,我们维桢这就开始未雨绸缪了?
不错不错,比你爹要强。
祖父跟你说,你以后去战场,就得先从小兵开始当起,但是这期间也不能丢了功课,该学的还是要学……”
周正浩在周学真心里扔下一个炸弹之后就不管不顾,跟着维桢谈笑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