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说话有点儿大喘气。我是卖馄饨的李老头的媳妇,你娘出事儿了,我男人让我来喊你们过去"。
"什么?我娘出事了"。许沐彤惊呼。
妇人没有过多解释,拉着她往外面走:"路上再跟你详说,现在快跟我一起去街上"。
许元辰很聪明,自觉锁上门,快步跟了上去。
牛车正等在路口,还差几个人就凑齐要出发了,三个人正好赶上。
在牛车上,妇人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简短描述了一下:"你娘在街上看到有人卖清明菜团,原本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没想到那老太太非说她家才是第一个做团子的人,你们是偷的她家的方子,不让你娘继续在街上摆摊儿。
你娘上去跟她争辩,老太太的儿子就砸了你娘的摊子。我男人也年龄大了,打不过她儿子,就叫我跑来叫你,说你主意最多,能护住你娘"。
听完妇人的讲述,许沐彤心里满是愤怒,王秋梅一个女人带着孩子摆摊儿卖点儿小吃食,一天累死累活也赚不到多少钱。
没想到这样还被人盯上,真的是欺人太甚。
也难怪昨天王秋梅会抱着她大哭,古代一个女人要想活下去,比想象中的难得多。
和她的压抑不一样,许元辰的心思全部表现在脸上,紧紧攥着拳头,牙关紧闭面色通红。
姐弟俩的心情是一样的。
到了街上以后,许沐彤也不用妇人带路,领着弟弟气势汹汹地往摆摊儿的地方赶。
李老头也不卖馄饨了,摊子就丢在一边,顶着一脑门儿的汗,腿脚发软地拦在王秋梅娘俩前面。
馄饨摊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周围挤满看热闹的人。
当中不乏想上前帮忙的好心人,奈何老太太的儿子长的人高马大,干活的人腱子肉鼓鼓囊囊,没人敢为她们出头。
王秋梅身上挨了好几脚,前几天王婆子打的伤还没好,现在旧伤添新伤,疼的她眼冒金星,站都站不起来。
男人实在嚣张,压根儿不把李老头放在眼里,趾高气昂地说道:"我娘让你滚蛋你就得滚蛋,这个团子以后只有我家能卖。
最好别让我看到你还在这条街上摆摊儿,看到你一次我就打一次,听到没有"。
人群中有不少摊贩认出这个闹事的娘俩。
隔壁沂溪村的曾家母子,曾婆子和小儿子曾铁柱,仗着家里大儿子在衙门当捕快,在街上耀武扬威。
但凡有哪家新来的摊贩做的生意好一点,他们就要学了去,然后带着小儿子在人家摆摊儿的时候找事,就为了赶走别人,自己赚钱。
这条街上有不少摊贩都被他们骚扰过,但是各家都有不外传的秘方,所以生意才没被他们抢走。
这不,曾老太婆就看上了这家卖团子的生意,带着儿子来闹事。
看来又是个要被赶走的可怜女人了。
心软的摊贩在心里同情王秋梅的遭遇,惹上这对赖的娘俩,普通老百姓只能乖乖认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