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喜欢健壮的,还是清瘦些的男人?”
“当然是健……清瘦些的,看着有文人的气质嘛”。好在她反应快,立刻就换了说法。
许怀行勉强相信了她的话。
说到文人气质,许沐彤倒是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怀行,过几日我给你和元辰找个老师,你俩都去上学吧”。
从古至今科举都是非常重要的事,除了那些穷得揭不开锅的人,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头百姓,都会支持家中的孩子走科举的路。
这也是寒门贵子为数不多可以跨越阶级的办法。
听说原身的伯伯就是家里花钱供读书人,可惜考了十几年了,连个童生也没考上。
不过他还是自诩为许家唯一有学问的人,处处都看不起许大成这个内敛的弟弟。
许沐彤也曾过五关斩六将,从高考中脱颖而出,考上了一所有名的重点大学。
可惜刚毕业参加工作就猝死来到这儿了,果然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所以,她对许元辰和他给予厚望:“将来你俩都考了功名去京城当官,我就跟着去京城摆摊儿。
不不不,官老爷的姐怎么能摆摊儿呢,应该是开酒楼。
那我就开酒楼……”
许沐彤絮絮叨叨地幻想未来去京城的生活,显然对他和许元辰充满了期望。
反观许怀行,他神情淡淡的,对这个话题好似没有什么兴趣,只有在她问话的时候才会简单地回几句。
回家以后告诉许元辰,他异常的高兴,知道自己可以去书塾读书,立马一拍胸脯保证以后家里的碗都交给他了。
“姐,书塾好玩吗?元灵长大了也可以去书塾读书吗?”许元灵眨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
许沐彤笑着揉了揉她的肉脸蛋:“当然可以,等元灵长到哥哥们这么大,姐就送你去读书。
咱们家啊,一个人都不许落下,到时候娘也要陪着元灵一起”。
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儿,王秋梅的嘴角怎么都压不住:“娘都这么大年纪了,哪里还能读书,更何况也没有书塾收女孩儿”。
后面这句话她声音压的很低,防止被许元灵听见。
许沐彤打发许元灵去找元辰们玩,接着把王秋梅拉到一边:“娘,你想读书吗?”
“我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读书做什么,而且不都是男孩儿去上学的吗”。
“你先别说这些,你想不想读书吧,回答我这个问题就行”。
王秋梅张了张嘴,不想两个字怎么都说不出口。
她小时候其实也羡慕过能上学的孩子,连王家都供了几个孩子念了两年书塾,当然这里面不包括她。
当时她整日都是干活,做不好会挨打,吃饭也不能上桌,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副懦弱的性子。
这些日子在嫁给许大成以后才渐渐好起来。
唯有读书识字这一项,她从来没在心里想过。
许沐彤看出她的犹豫,神情认真地问:“娘,那你信我吗?”
“信,当然信”,王秋梅想也不想地回答,“咱家现在的好日子都是你挣来的,不论你说什么,娘都相信”。
一个多月前,他们家还是穷得需要跟别人借粮食的人家。
再看现在,他们不仅隔三差五就能吃一顿肉,许沐彤还成了大酒楼的二掌柜。
如此大的变化,是一个月前的她想都不敢想的,就跟做梦一样。
“纪然娘信我,那就好办了”,许沐彤当面立下一个军令状,“等我几年的时间,我一定能给家里赚够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