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赵喜乐做了一个炖鸡蛋,炒了一个冬瓜,软软的,三娃也能咬动,又和面蒸了一大锅白面馒头。
兄弟三洗漱好就开始吃了,赵喜乐照例先喂三娃。
大娃二娃都觉得他们娘做饭真的太好吃了,比他们奶奶还有大娘二娘做的好吃多了。
要是段母听到这话肯定气得要吐血,臭小子,吃的白面又那么舍得放油放盐,能不好吃吗?炒个鞋底子它都是香的!
吃完饭,赵喜乐打算去一趟县城,物资虽然多,但这个时代的钱还有买东西需要的票那是一点都没有啊,正好她记得书里的这个月段建业寄的钱和票还没取呢。
反正她现在是他媳妇了,花自己男人的钱,天经地义!
安排好三个孩子中午去老段家吃饭后,她就回家拎了个篮子,上面还放了一块布,等会儿买完东西遮住,谁也不知道她买了啥!
于是她就带着结婚照和户口本,打算去邮局取一下,毕竟家里还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娃呢,况且她空间里的物资也要寻个正经理由才好拿出来。
走到村口的时候,正好碰见了村里的驴车,她出门前从原主枕头下还翻出了几块钱,就付了拉车的张大爷一毛钱坐了上去。
车上还有几个人,也都是要去县城的,现在交通不便,坐驴车算好的了,要是走过去的话要一个半小时呢!
几个大娘本来在唠家常呢,看赵喜乐上车立马不说话了。
赵喜乐:…….
好家伙,原主还真是不招人待见啊,不过这样正好,她也懒得清闲。
要说原主那也是三天两头往县城跑的,大娘们私底下都嘀咕村里谁家的媳妇这样败家!
她们是拿着鸡蛋去县城偷偷换点票啥的,这小媳妇可是次次都大包小包的往家买!
到县城之后,张大爷把驴车停下,在大桥旁等着。
赵喜乐就先去了邮局,拿出了结婚证件户口本取出了段建业寄回来的工资和一些票。
虽然只有三十块钱,但在这个年代那也是非常多的了,更何况还有二十来张各式的票。
想来他也是担心天气慢慢变凉了,他们娘四个在家饿着冻着。
揣了一笔“巨款”,赵喜乐心里美滋滋的,转身就往供销社的方向去了。
这时候的物资还不如后世那么丰富,赵喜乐逛了一圈,就意思意思地买了两斤猪肉,毕竟她空间里那可是什么都不缺的。
不过因为来的比较晚了,只剩瘦肉。这个年代可是把肥肉当成一等肉,为什么?油水多啊,这时候人们都穷,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回肉,肥肉吃起来解馋啊。
所以赵喜乐就称了四斤瘦肉,又买了一斤虾皮,虾皮是非常补钙的,家里三个小家伙太瘦了,得好好补补。
今天要不就用鸡蛋和虾皮做一个汤给娃们喝吧,赵喜乐边逛边想,说是逛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多的东西。
看到了有卖大白兔奶糖的,又挥手买了两斤拿回去给娃们甜甜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