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小朋友在成功入学后,就已经选好了自己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研究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老师们会给予一定帮助,仅仅是在知识层面上。
还需要靠小朋友一点点完成自己的课题,然后将其验证。
解决完一个课题,就继续申请下一个课题,如此循环。
理论上讲,在这所学校里,没有年纪之分,也没有具体的毕业年龄。
只要学生觉得自己能力足够,就可以申请毕业,学校的老师会为他准备一个毕业课题。
只要能解决掉这个毕业课题,就能顺利的从学校毕业。
刚入学的小朋友,一般会选一些很浅显的课题进行研究,比如说,五个小朋友的课题分别是。
水的产生过程,云为什么会流动,影响番茄生长的因素,怎么样帮助小鸟回家,适合小朋友的玩具车。
都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然后在顾云烁的引导下,形成了一个个课题。
五个六岁的小朋友,顾云烁不要求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是希望他们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在他们毕业之前,顾云烁更看重课题研究的过程,在他们毕业之后,就得靠课题研究的成果说话。
得益于顾云烁的基因,五个小朋友都有极强的科研天赋,这是一切的前提。
也得益于顾云烁的因材施教,才能按照培育科学家的方法一点点雕琢他们,而不是用国内的素质教育去束缚他们。
求为爱发电~